|
(发表评论时最好就把它看完,只看前面可能有一些误解)
我不喜欢写日记,但这次不得不写,昨天一日的行程对我的观念改变实在是太大了。本来就作晚就想写的,但由于作晚实在是太累了,今早凭着一些回忆和很容易流失而还没有流失殆尽的的感受写下来,以便日后能重新找回那种感受以及感受所衍生的内心激动。
一早我们就驱车前往中山,历经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中山,中山和珠三角的其它城市没有什么分别,郊区的商铺多得很,但很杂乱,城里的建筑虽然比我所在的城镇多了很多高楼,其实并不高,只是相对我城镇上的那些来说而已。车道上来回穿梭着行人和车辆,虽可用车回马龙来形容,但无可讳言,和电视中播到的伊朗街道没什么分别,和欧美就相差甚远,不知道为什么珠三角很多地方官员这么喜欢恭维珠三角的发展。表面上看去,引不起我对这座城市的兴趣。下车时已是十二点多钟,吃过贩后来到了目的地,一处会展中心的会议室,这次会议来的人真是不少,一两千人的样子。我没抱什么目的来,只是想在五一这天出去走走。在会议室坐下来后就胡思乱想,完全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主持人所讲的话上,偶尔留神听进去一两句就对主持人产生反感,因为本来对安利就不产生好感,他讲一些无聊的东西,内容不多,但讲的时间很长,主要是中间参杂着一个单一的互动动作,主持人多次以言语“相激”,激起下面听众的掌声,主持人这招很奏效,只要主持人一叫他们拍掌或想叫他们拍掌但还没有把话说完,下面就掌声阵阵,甚至没叫他们拍掌而说到一些与成功有关的字眼时,下面的掌声更是连绵不绝。听众面对着招很受用,但也有例外,例如我,拍掌时虽附和了几掌,但拍的力度不大,声不响,。。。。。。我第一次产加这么大新的会议,人多会场大,会场环境不错,下铺地毯,上排着一排排绵垫椅子,天花上有很多灯,在舞台对上去的天花还有很多射光灯,想必这舞台能上级数。
我在现场没受到主持人的激励,内心中泛不起激情,没有享受到激情带来的喜悦,但在这样档次的会场中,叹叹空调,沐浴这么多的掌声(我对这掌声很反感,但是人不受理智的控制,而手行为的空制,拍掌是人的激情行为一种,我不得不受其中的气氛影响),胡思乱想一翻,也不失为一种感官和心智的享受。主持人不是主角,这当然,但因为他的唇枪舍箭已使得场下掌声不已,气氛已达到了高潮,所以错误地意识他为这次会议的主角,后来才真正意识到他是主持,主持会场,在场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他一一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角,部分人讲的话非常精彩,或者说部分人讲的部分话非常精彩,我在这里不能把他们的没一句精彩的话都给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写只能写我印象最深刻的。我写这篇日记的侧重点也在于接下来的这个部分。希望我和你之间能产生一种我与听众和演讲着之间一样的共鸣,如果在你心中能产生共鸣,说明我们走在各自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世上一切简单而伟大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他们在道路的那一端,那是我们的光源,手此光源照耀,我们都走在各自的路上,嘿,说明我们有缘,我们可以成为朋友,记得加我喔!(QQ)言归正传,为了节省语言,我就流程式地介绍下面人物的出场,虽然有些生硬,与文章的形式格格不入,但是简洁,明白,我就喜欢。主持人一翻渲染后(中间夹着不少谀词)跟着把听众的眼光引向会场前两端的大屏幕,跟着上面播放一些听说是广东电视台制作的关于演讲者之一,安利众盟主之一的郑某某和他夫人的DV和照片。(盟主这里肯定是用错了,由于本人词汇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想不出另外一个更合适的词语填哪个位,就随便使用一次。其实文中不少地方很多词组和语法结构都是不合理的,而且也有不少是明摆着的错字,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会意,我在这里不求词语无懈可击,只求词句相连相容以表我意,你也能读懂我所说之意。)照片中以家为背景的有,以国外著名城市和著名景点为背景的也有,高挡小区的别墅、名贵跑车、直升飞机、六星级酒店、巨型油轮。。。。。。这些超级享乐元素,画面中都有,都和他夫妻两有关,看了后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平常真实生活中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只能在网上或电视中偶尔看到,这些画面想必都成为场下人心中梦想的触媒,激情不由澎湃。看了之后,确实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与自己近了很多,心中自然而言地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终于出现了主角,气氛之热烈,场面之轰动,在这我就不多说了,但见那人身穿棕灰色西服,中等身材,脸长浅眉,戴着一副金框近视镜,年纪约莫四十来岁,他一上场,拿着麦克风还没有对场下说话,有一个动作我留意到了。他站在台上,左手拿着麦克风,脸朝近着舞台的台下一处,伸者右手,好象要台下什么人递些什么给他,动作来了,在他向人要东西时,右手伸着,掌心向上,几根手指动了几下,示意别人拿东西上去,一般来说向别人拿东西做这个动作很合理啊,但他的手指晃动得很快,手指的灵活性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我一直以来对安利不怀好感,加之我对那为主持非常不满,所以就对接下拉出场和安利有关的人也心怀偏见,盟主的哪个动作使我觉得他老奸巨滑,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他主要是通过大屏幕又来展示自己一翻,之中也有对在安利成功了得人的展示。在广东话中,这种叫“晒命”,他嫌主持帮他晒一次不够,自己就自晒一次。一边转换画面一边加以说明,说话时有点肉紧,许多拟声词爆炸其中,场下听众听得热血沸腾,大呼小叫。在场肯定有和我一样感到他的肉仅的人,但是不是对他也产生整齐性的反感,就少之又少了,因为我是带着偏见来的,安利有几个层次的会议,一些是在当地的一些小的地方小的会场搞,新接触安利的人一般是先参加那种小的会议,大部分新来的人和我一样带着偏见去听第一次会议。规模小等其它因素呈现在初来者眼前,这就印证了他们心目的偏见,所以很多人参加了一次或几次就不来了,在或者即使他们参加了这样高档次的会议后不在来了,原因很简单,个人所见虽同,但所想不一。这一次的集会我开始时是不愿意来的,只是我姐和我来,我就当作是一次免费女优。但是如果我不来,我肯定失去一次成长的经历。下午的会议从一点半开到五点半,晚上还有一场,下午会散后我们来到附近一家川菜馆吃饭,在去的途中,我们一伙人中的一位朋友,问我听得怎么样,我说,我来之前没打算来收获什么,但来了后的却收获不少。他说,一个人不要凡事都去拒绝,要学会接受。我对他的话有点感触,的确,我平常生活工作的空间太小太狭窄了,人穷志短,范围小确实可以限制你的眼光。来到中山,这里虽不如广州和其它大城市那样发达,有那么多的高楼,单总比三水好得多,来的时候走在中山城区的街上
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的确不同。在会场上看到的虽只是画面,自己并没有经历那样的花花世界,但也总能算是开了一下眼界如果我拒绝不来,我就少了一分经历。
在那时我隐约地感到“拒绝”和“接受”两词对于我来说有不寻常的意义,我想我肯定要把它想一番。那时刚刚从会场出来,刚才听讲绷紧的神经刚刚得到松弛,而且那时是五点多,夜色渐渐朦胧,街上的大小商铺已亮起了灯,街灯和马路上的车车灯也亮了起来,朦胧夜色,张灯结彩,这不是一幅城市美景么?加之清风拂来,更是一翻不错的享受,所以就没花时间想哪个问题,只好放足注意力在此时此刻的享受上,哎呀,真好!
饭后我们回到了会场,我们还是没有人家来得快,只好坐后边。坐下来时,还有半个钟会议才开始,我总是感觉我在这样的场合有很多东西要想,所想的东西又和我个人的发展我很大的关系,但是只是空想,没受到外界的齿及刺激,要想的东西不轻易地冒出来,想了一会后还是没有抓到什么有价值的问提的倪端,这时不免有点可惜。就在这时我姐和我讲起话来,平常由于我的“拒绝”,我是不太愿意跟她说话的,他的话到我最多附和几声或假装听不到,注意力不应该浪费掉阿,我就和他聊了几句,聊的时间不长,内容不多,不广泛,只是对演讲人随便侃了几句,但是几年来,这是我和她聊得最多的一次,天啊,姐弟间还不如各自与外人之间耶!从这次谈话中,在她的潜意识中肯定对我了解不少,的确,这天,各个细节我都感觉到她对我注意起来。“拒绝”和“接受”两个词看似很平常,但其中蕴涵着莫大的玄机。拒绝后我们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接受后我们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一件事情要选择拒绝和接受的其中之一,你选择其中“之一”的原因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面临拒绝和接受,大多时候作出的选择都是无意识的,我们没有打开意识的雷达,抉择的标准一般是来源于潜意识,形成潜意识的原因有很多,很零碎,但主要的是个人和别人的经验。
那么我们能不能对这样的经验进行优化呢?能,不是我说的。我在这方面努力之中,希望你也能和我一起努力。每次写东西都偏离正题很远,这大概是错误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在听演讲时经常走神,因此听不到什么内容,以前读书时也是这样,所以成绩不好,本该上学的年龄,现在横刀江湖,失败!在这里又说一次言归正传。会议开了,由主持引出一位安利翡翠,我先说一下他的背景,7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为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年薪几十万,怎么,你不相信他辞去老总之职来做安利吧,但我相信。真不愧是一位名校研究生,上市公司老总,讲话时语速之快,条理之清晰,用词之准确,理由之充分,思维之深刻,我对他的敬佩之情由然而生,便如电影周星星版《鹿鼎记》中陈伯祥办的多隆对韦爵爷的的阿谀,“敬佩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地涌上心头”。我之前不相信安利,但我现在相信了,相信一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老总的选择。自责,真要自则,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话上,听进去的很少,这么有质量的演讲,是很难遇到的。会场下分为两边,中间一条走道,由舞台的那头伸向会议室的末部,在会上演讲完的人一般是从这条走道走下场的。我坐的位置离那走道有两张椅子那么远,不算远,但当时对于我来说的却远,安利翡翠走下场时全场站起,掌声雷鸣,近着走道的人不断和他握手,这么出色的人我也想握握,沾点光气也好,但我离走道远,右手恨不得长长一尺。翡翠走道了我对着的那个道段,我就睡身而出,A。。。。。。这边这边,终于握到了,手有点冰凉,但很有质感,掌大肉多,掌声中翡翠离去了。
接下来是盟主上场。他说这堂课值7000美圆,在美国上这课要付7000美金,现在我就免费送给你们,说实在话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但你学会了回终生受用,很多成功都可以通过他来获得,不是我说的,而是通过别人的实践而得的,我也实践过。。。。。。之前我在中学的图书馆里看过几本成功学类的书,看完后激情澎湃,但当时对我一点用都没有。我的一个物理老师看到我看这样的书,问我拿来看看,他说这样的书他有很多,没有用,那时我就认为成功学是垃圾,没有对它作深入的分析,自此后没有理过这样的书。毕业半年后,在凤凰卫视中文太《一虎一席谈》节目看到一场以“成功学是灵丹还是妙药”为题的辩论,支持是灵丹的一方有三个,一为台湾成功学之父,一为他的徒弟,亚洲什么什么第一小姐,还有一个是北京育才学校的校长,校长带来了两位神通。是毒药的一方,印象就没那么深刻,教授学者什么的。结果灵丹败北,毒药为胜。因为是带着偏见去看,节目的一开场就站在毒药一方,听的时候没有调动思维去分析,因为,我一早已选择了立场,教授门的辩论有如机关枪,听下去怎一个爽字了得,还想它个鸟。没一方都讲得有道理,但两方的实力不同,辩嘴能力也有相差,最后灵丹输了是情理之中。注意,我没有把之中的输赢归根为他们的立场不同,是有原因的。这篇日记是现在写的,现在我对成功学的观念有所改变,所以此刻对这个论题有所保留。言归正传(哈哈,第三个拉),盟主讲的精髓来了,就是目标,态度和技巧,简单吧,出乎你意料吧你看过成功学的书后对我现在提这个肯定不以为然,我一听一看后也很不以为然。但细想一下就全信了。他说他到澳洲留学时,带去的钱用光了,不得不去找工作,在一家名叫“竹苑酒家”的中国餐厅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活儿,老板问他会不会开车,他其实不会开车,但想就没想就答应下来,第二天到朋友家。。。。。。
高燃,中专毕业,半年考上清华,毕业后两年间变得身家过亿,应该听说古过把。他心智发达,能取的这样的成就看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样子”,他心智发达我佩服,能取得如此成就是情理之中。他提到过一句话,意思大概是,我取得如此成就,肯定是因为我有一个大胆的梦想。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的这有点造作,现在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梦想”一词带有一定的浪漫色彩,似乎有遥不可及的感觉,听就好听,但是,在一般人的平凡生活中,不得不屈服于环境,梦想就无从谈起了。高燃所说的梦想是短期的,可以在他的生活中赋之以操作。其实我们也可以阿,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短期的梦想,一个短期的目标呢?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可以设立目标,但很多人于平常之中都是可以设立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达到的境界都可以设立为梦想目标,但是我们生活中有小些是可以设立为目标的,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如此下去达成的目标越多,自己就越成功,自我的确认感就越强烈。
- 有朋友会说,梦想是很难实现的,你吹什么牛,办什么专家,的确我是在吹牛,我没
- 没经验,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毛小子。但是我想吹阿,想吹就吹咯。立体的言论社会里,应该容得下我这一五音不全的小子的一番牛水吧。第四个言归正传,我们平常设立的梦想很多都不能实现,我想可能是设立时除了问题,定得过高,只要我们能把能达到的目标给达到了,一个人就是不一样,而且这样的目标很多,只不过提到梦想目标时,想得过高,没把目光投放在身边的目标而已。例如,我这两天就设立了一个目标,就是把“拒绝”和“接受”的意思弄懂,并把它完完全全地贯彻到生活中,之前不被我发现,是因为这两个词太平常了,其二是因为它是思想性的东西而非物质,引不起我的注意是很正常的,不把它设立为目标也属情理之中。只有达成这个目标,人生才能够被推向更高的层次,物质性的东西也回随之获得不少,不少,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这样的推理。
演讲着每人都讲了很多,我只能写出冰山中的一角,会场中也有十位左右的演讲者,我不能全都写出来,所写的只是能被我捕捉到的只言片语中我认为较为重要的一些。
散场了,这是2008,5,1夜晚10:25。我们一伙人沿途返回车场,一路上也没有想些什么,只是东张西望,做一些深呼吸,好让能多点收集这城市的美丽夜景,筛选并保留这城市气息中的现代因子。拿乐车,大伙上了车。我挑了最后一排靠右窗的位置,绕起恤衫的衣袖,右臂放在右窗上,拿着右拳顶着下巴,一个呆子就这样望着窗外的景色。这呆子突然间想起了陈楚生的歌《有没有人告诉你》,“当火车开入这坐陌生的城市,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车行了起来,突然间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涌上心头,陌生,对这城市的陌生,这使想起了儿时。我生在农村,读初中时来到了三水的市中心,那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那时的心中,这城市很繁华,很美丽,如果是在夜里,就更加对这城市浮想联翩,现在我已不能清晰地回想当时的种种心情了。总的来说,因陌生而对这城市充满幻想。那种久违的感觉现在重新找到,不免得有一种感动.
回望自己的人生历程,的的确确是寻找陌生的过程,寻找到并把它由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在三水,已没什么令我产生陌生感了。虽然有目标和追求而且不颓废,但已没有在那过程中的美好感觉了。这种感觉无言以形容之,如果要说,只能说是对陌生的追求和向往,也许,无以名状的才值得去追求吧!
车继续开,有城区到郊区,城市的立体感和缤纷的霓虹夜色也随之而消失。后排有两男一女,那女非常健谈,坐在两男中间。本来想和她攀谈一番,好让自己呆滞的口头表达有一次锻炼的机会,谈话的机会可以随时而得,但此时此刻此心情就踏破铁鞋无觅处了。那个倚窗动作,一直没有改变过,虽然累,但此时的定格有另一翻的滋味。那时已接近凌晨,外面刚下过一场微雨,夜风吹进来特别凉爽,虽是凌晨,但没有倦意。那时,想到要做的是尽情低感受,尽情地感动。合上眼睛`,脸微斜向窗外,外面的夜风夹者些少雨水吹将过来,脸,发和右手衣袖有点湿,但这个管它什么。车上响起了音乐,声音不大,很轻柔,音量了场景和曲子本身,是陈慧娴的老歌。有如此的歌相伴,此时的享受又上了一个层次。A。。。这么熟悉,哦,是张国荣的《风继续吹》,
。。。。。。
悠悠海风吹冷却野火堆
。。。。。
只得轻吻你发边让风继续吹
。。。。
。。。
[ 本帖最后由 dadaxiang 于 2008-5-4 12:4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