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捐赠的企业和市民很少,超市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买来的。”三水一慈善超市员工说。从2007年起,三水有5个镇街相继建立慈善超市,意在调动社会公益力量,向社会募集更多的捐助,用以帮助困难户。但时至今日,这些超市已是门可罗雀,若失去政府财政支持,其正常运营和物品发放都难以为继。
据知情人士介绍,三水区西南街道慈善超市是三水做得最好的,2007年2月开业后的两个月时间内,确实在三水民间引起了一阵公益热。
在西南街道慈善超市工作了6年的好姐对羊城晚报记者说,超市开张前两个月,就有很多企业要捐赠,不少市民也都来咨询和捐衣捐物,“那时候仓库放不下,企业就说他们捐赠的先放他们仓库,等我们需要时,可随时去提,那时是最辉煌的时候”。
但不久之后,市民便将慈善超市遗忘在一角,现在两三天内都难得有一位市民去捐赠。与此类似的,还有企业捐赠,过了两个月的公益热潮后,三水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也慢慢冷却,“现在,一个月都难得见到一家企业”。
相比西南街道慈善超市,芦苞慈善爱心超市生存更难,由于社会捐赠太少,芦苞甚至将超市的工作人员也都撤去,由超市旁的福利彩票店老板代为照看。老板邓世廉说,他已经照看慈善超市近三年时间了,他说2012年,芦苞慈善爱心超市仅有一人捐赠,而企业捐助,也仅仅只有两次。
三水区西南街道社工局副局长何伟南介绍称,每年西南慈善会和西南财政都要为慈善超市拨款200万元左右,这200万元中有近九成来自慈善会。何伟南称,单纯依靠社会捐赠,慈善超市将“缺货”。
“要做好这个超市,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宣传!”好姐说,慈善超市开业时很热闹,就是因为宣传做得好,而现在三水市民很少有人记得慈善超市。
“这几年,我们区的慈善宣传工作确实做得不到位,但今年,我们会有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其中包括慈善超市的,到时会邀请媒体一起进行报道。”三水区社工部副部长李倩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