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坐605路公交车在陶瓷厂下车,穿过开满繁茂三角梅的小路走上三水大桥,行至桥中央,再沿着蜿蜒的水泥引桥走下,就到了北江中心的老沙岛。在这个碧水环绕的恬淡村落,有一户关姓人家,祖孙三代以龙舟制作为业,在年复一年的尘世喧嚣中,默默守着一项即将消逝的工艺。 十多年坚持手工制作
在新沙村村口的大路旁,有一个简陋的红砖工棚,这里就是关苏一家三代制作龙舟的场所。多年前,村里接近95%的村民都从事造船业,后来木船的生意日渐惨淡,很多人便开始转谋其他生计,但关苏的父亲关队却一直舍不得这门手艺,于是在村口搭建了大棚,开始了以做龙舟为业的生活。
走进关苏的船坊,五六套龙骨一样的模具摆放其中,今年已60多岁的关苏,与一对双胞胎儿子在其间前后穿梭,一会用标尺画线,一会用钢锯切板,一会钉钉组装船舷。平日,作坊里共有9名工匠,除去关氏父子三人,其余都是村里亲戚。
据关叔介绍,一条龙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整个程序下来差不多100道,做底、装旁、装边弦……造一艘龙舟至少需要1个月。关家造船选用的都是产自贵州深山的上好杉木,每年下半年根据订单远赴贵州选购回来,之后“开线”(切割)晾晒挥发水分,再一步步精雕细琢,整个流程大部分全凭手工,只有在为船身打磨时才会使用电动打磨机。从祖辈关队传下来的手艺,十多年来一直在关苏和儿子关勇强这里得到很好的继承。
今年关叔共接到20多艘船的订单,每年端午前后,也是船厂生意最忙的时候。只有9个人的工坊,在繁忙的季节必须天天晚上加班才能按时交货。但关家的造船手艺早已在远近传开,东莞、广州甚至美国等地都有客人慕名前来。有一年在广州举行的国际龙舟赛上,前八名的龙舟都出自关苏之手,这一度让关家十分自豪。
传统手艺恐无人为继
在新沙村,还有一位叫做九叔的老人,与龙舟同样有着不解之缘。今年73岁的九叔原名劳冠昇,四五年前,同是造船工匠的他跟着关苏的父亲关队学做龙头,如今自己也开了一个小作坊。
离开关叔的船坊往村里走,穿过一条窄巷来到一栋红砖楼前,落日的余晖里,九叔坐在敞开的大门内,正细心雕琢着龙头。
在有些昏暗的房间里,九叔把做好的龙头整齐码放在木架上,大堂的案头前,还供着五只颜色形态各异的小龙头。做一个龙头,也需要经过出模、雕刻、上漆等多道工序,平均下来都要一个月,生意好的时候九叔需要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家中虽有4个子女,但都对此毫无兴趣,今年73岁的九叔,谈起这门手艺,不免有些落寞,“做龙头花费的时间长,赚的钱也少,现在的后生仔哪里呆得住,估计在三水,也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在做了”。
同样的尴尬也发生在关叔的龙舟厂,虽然生意一直很稳定,但除了两个儿子还在帮忙外,后辈里也无其他人接手。今年21岁的学徒邓良优,虽然对龙舟制作极感兴趣,也颇具悟性,但提起今后的打算,他还是表示,“学到了这门手艺,去开龙舟厂也不大现实,以后可能会去做家具”。
今年,三水区文体旅游局打算将龙舟制作作为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申报,希望通过层层上报争取省级乃至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政府层面将龙舟制作的工艺传承下去。
离开江心的新沙村,走上三水大桥,锯刨木头的声响已经渐行渐远。夕阳斜照的老沙岛,一艘废弃的龙舟“盘”在草丛中。关叔和九叔,却还在用自己的信念,日复一日守护这段即将消逝的龙舟情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