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康太阳能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爱康太阳能在去年3月动工,半年就建成投产。(资料图片)
去年,三水获得“中国饮料之都”称号。 ▲市民骑行在云东海绿道上。三水有发展旅游的“好底子”,但要吸引珠三角市民还得“扮靓妆”。(资料图片)
去年7月,南丹山原始生态风景区首期迎客,游客的增加让山脚下的农家乐生意火爆。(资料图片)
五区两会特别报道 专版撰文/本报记者何宁、刘先进、智冰沁
见习记者陈红霞 通讯员西新组、胡敏诗、许志芹
三水区“两会”今天开幕。去年,三水开始发力,三年再造“经济新三水”行动启动。海尔、保威太阳能、杨协成等一批大项目落户,爱康、可口可乐、红牛等项目快速建成投产。精细发展农业和扶持发展第三产业也有众多项目迈出坚实步伐。以大项目为龙头带动经济总量翻番,带动现代化建设和幸福三水建设,三水势头正猛。
诚意动人抢来大项目
上月22日,海尔集团华南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三水,海尔有关负责人感慨:三水是几个备选区域中对海尔项目扶持“最不优惠”的地区,但海尔最终选择了三水。接触9个月,三水以诚意和实干打动了海尔,最终后来居上,是名副其实的“抢”项目。去年,海尔、保威太阳能等一批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力的项目,都是以“抢”的劲头争下来的。
三水还没有50亿元、100亿元级别的企业,她的工业园区与国内、珠三角的发达园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三年再造经济新三水,必须靠大项目,必须有“抢”的劲头,才有可能夯实基础、实现超车。
但三水不仅是要“抢”项目,更要和大项目一起成长。引入爱康太阳能,三水区领导利用在省开会的休会间隙谋求省支持,局长出差在外仍在半夜通过传真处理文件。这种“文件不过夜”的高效最终促成爱康在去年3月动工建设,半年就建成投产,创下奇迹。“三水是一片可以创造奇迹的土地,它敞开胸怀,欢迎追求梦想的企业家。”区长刘东豪在爱康投产仪式上感慨地说。企业成就梦想的不只爱康,去年,百威二期在一期投产一年后顺利投产,红牛、可口可乐等饮料项目也在去年如期投产。好帮手、盛路等本地民企,也实现了超越往年速度的发展。而半年建成的芦苞大道,使温泉、高尔夫球场、奥特莱斯等旅游项目串成“珠串”。
产业集群效应逐显现
三水经济有什么?过去,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健力宝。这样的回答曾令三水感到尴尬:与其他地区相比,三水没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也没有超大型企业。如今,三水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饮料之都,我是省太阳能产业基地。
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三水遵循这一思路壮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继健力宝、青岛啤酒后,三水利用四年左右时间建起了金本水乡工业园,去年,百威二期、红牛、可口可乐三个世界知名饮料的生产基地实现投产。杨协成豆奶、世界知名饮料制罐商can-pack等一批饮料和上下游配套项目动工建设。三水因此获得“中国饮料之都”称号。而从2008年引入第一个光伏太阳能项目中建材开始,三水在三年内聚集了7个光伏太阳能项目,在全省率先形成了集中硅片切割以后各工序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除了获评饮料之都和光伏基地,还有多个事例说明去年三水的产业发展开始告别个别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呈现出抱团发展的效应。”三水区经促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如盛路天线实现上市,引领20多家企业构成的通信天线集群。该集群入选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在光伏产业发展带动下,广成铝业、中天星等本地企业“转行”杀入光伏配件行业,前者还被认定为全省现代产业500强企业。好帮手、爱康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大项目助力“精一快三”
大项目为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大发展。这一思路不仅体现在占经济总量7成的工业上。三水区相对发展较慢的农业和第三产业,去年也通过引入大项目改变着自身的“体质”和“形象”。
在乐平镇的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去年下半年起,淡水养殖基地日产万斤的瘦身鲩鱼,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国通物流的渠道供应港澳。这只是总规划面积3.6万亩的农业城的起步。淡水养殖基地的规模仍在扩大,台湾品种的名优花卉也已在农业城试种。而在西南五顶岗村、芦苞镇上塘农业园,种植的进口香水百合将在今年春节上市。通过出租土地发展高值花卉,五顶岗村土地租金水涨船高,从每亩百余元飙升到1000元/亩,租地带来的集体收入增收近10倍。在上塘农业园,陆惠珍等14位本地农妇每天到香水百合大棚里“上班”,每月收入1000多元。“我都51岁了,到工厂打工别人也不要,想不到种田也能打工,收入还不错,一举两得。”陆惠珍说。
高速、铁路、河港等基础设施俱全,三水却面临着还没有一家稍上规模的物流企业的尴尬。去年,中移动华南物流基地在乐平镇开建,海尔的华南物流基地也选在乐平。生态三水、长寿之乡,三水有发展旅游的“好底子”,但吸引珠三角市民休闲旅游还得“扮靓妆”,去年,7000亩云东海北湖成型,40公里绿道建成,南丹山风景区开业,长寿温泉接近完工,云东海、芦苞和南山三个镇街的休闲旅游的格局逐渐成形。五星标准的绿湖温泉酒店开业,凯迪威酒店、江帆大酒店等星级酒店改变了各镇“吃住无处去”的历史。
数据说话
2010年,三水新签项目189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44.8亿元,其中新引进投资额超亿元项目55个,计划投资总额达185.46亿元,占全区新签项目总投资的75.77%。项目投资总额和超亿元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
海尔产业园、保威太阳能、三和大汽配、杨协成等一批优质大项目签约落户,爱康、可口可乐、红牛等一批大项目投产运营。三水被认定为省太阳能产业基地、省食品饮料和通信天线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乐平镇被认定为全省首个光伏产业专业镇。
各方评价
一路一项目 改变西河发展
说起西河村委会,去过的人都摇头,因为它属于芦苞镇,但得绕道大塘镇,再开上半小时的村道才能到达西河。去年,黄振龙凉茶的种植基地落户西河。“黄振龙项目和珠外环建设,可以说改变了西河的发展。”西河村委会副书记胡国平说。
去年3月,广东省知名的凉茶品牌黄振龙凉茶在西河村租地建设种植基地,主要用于种植“茅根竹蔗水”的甘蔗以及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如金银花、夏枯草等,目前春天种下的甘蔗已经成熟。“黄振龙投产之后聘请了村里30多位种植熟手进行管理、种植的工作,村民可以一人在家里继续从事种植业,一人前往黄振龙打工,既不耽误自家农田,又增加了收入。
黄振龙目前租用西河村委会300亩土地,未来计划扩大到500亩,每亩每年400多元的租金也为西河村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胡国平说,未来还与黄振龙合作,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将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
去年开工建设的珠外环是西河走出大山的希望,也是黄振龙相中西河的原因。胡国平说,原来西河开摩托到镇里,要40分钟。珠外环直接架过北江,通车后西河片区的居民十五分钟便可以到达镇中心,无需绕路。
“珠外环通车后,从芦苞到我们在广州的加工厂只要45分钟。”黄振龙宣传部工作人员王国伟告诉记者,而现在路程是两个半小时。“西河是黄振龙凉茶首个自己的种植基地,比起以前到广西、湖南收药材成本低多了。”王国伟说,黄振龙还考虑在西河建设生态农庄,利用基地发展农家乐。
我看变化
一座南丹山带旺生态游
“农家乐生意增了五成多”
南丹山脚下的祥欢农庄,看起来外表简陋,生意却好得出奇:周末必须提前一天预订才有座位。旅游旺季时,更是要排队等吃饭。“还是要感谢南山镇主打的生态游,仅南丹山景区开放,我们的农家乐生意就增加了五成多。”农庄老板叶桂祥高兴地说。
2009年5月,南山镇挂牌成立时,三水区就将南山镇定位于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养生产业。瞅准这个时机,叶桂祥在当年8月开了祥欢农庄。“我当时就觉得是个机会,因为饮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而且政府也有支持。”叶桂祥说,他投入了50万元,另外他还获得了2万元的政府补贴,租地的价格也很优惠,四亩地一年才2400元。
一开始,农庄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但叶桂祥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相信,南山镇发展旅游的方向没错,来旅游的人多起来,生意就会好起来。他的坚持很快有了收获。去年7月,三水首个以养生为主题的景区——南丹山原始生态风景区首期开山迎客。景区一开放,游客络绎不绝,给农庄的生意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生意增加了五成多。”叶桂祥如此评价。由于南丹山和南山镇其他生态旅游项目的带动,祥欢农庄在5月~8月顶峰时期,每天要开40桌,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2万元,“农庄总共才20多张桌子,基本上全部坐满,后面来的人都要排队等着吃,很多人专门过来吃水库鱼头等招牌火锅。” 为了发展回头客,叶桂祥还不定期推出新菜,并组织游客先去摘菜,再自己回来煮菜,让他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南山镇生态旅游的发展,受益者不只是叶桂祥。目前,该镇的十里水果长廊、万亩农业园已建成,13家“农家乐”已开张或在建。
一间啤酒厂带活一个村
村民当包租公年入6万
与百威的工厂只有一墙之隔的马路边上,几栋新民居正加紧施工。在三水区西南金本的五顶岗村,村民们对这一幕早已不陌生了。这两年,百威、红牛、可口可乐等大型饮料项目相继投产,工业园周边的村民跃升为“包租公”、“包租婆”,向企业员工出租房屋令他们年入数万元。
一甲村村民陆细彰就是包租公之一。他有一栋5层楼的房子,离工业园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人来租房,“以前也有少量出租,但租客大都是民工,一间房每月100多块钱。2008年后,租金开始上涨,现在每月租金500元左右。”陆细彰说,目前,自己的租客有百威的员工,也有在园区建厂房的工程队管理人员,他出租了1000多平方米,每年租金收入有6万元左右。“村里目前已住了300多名外地人,但房子还是供不应求,而随后还有那么多项目要投产,房源还会更紧张。”
金本水乡工业园的建设,拉动了五顶岗村出租房价格,租地的收入也让村民荷包鼓起来了。陆细彰说,一甲村以前有300多亩鱼塘,以往年收入约16万元左右,但如今,将土地租给企业后,村里返还经济留用地仅40亩,年收入就有30多万元。此外,为了完善水乡工业园的配套,村里兴建了多条宽阔的马路,村民除了去工厂做工外,还可在村里打工,如维护绿化、道路等。“以前,一个家庭月收入几千元,现在,每月2万元也不稀奇。”
细心的陆细彰发现,在通往百威工厂的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都出现一个饭庄。“我家是2004年开起来的,其他三家都是在2008之后出现的。”路口饭庄好运城老板陆支斌说。工业园建起来后,餐馆的生意好了很多,“以前一天最多40桌,人均消费10元左右,但现在,每天至少50桌,且人均消费至少2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