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通发展与商业推广实现共赢。近日记者从佛山市三水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悉,总建筑面积约63298平方米的三水区交通综合枢纽站有了新进展。该枢纽站将建设包含汽车客运主体站场及配套商业(天聚广场西区一层室内)项目,未来该项目会结合附近的广佛肇城际铁路站点(三水北站),最终让传统客运站向集车站、商贸、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转型。
交通枢纽站还集纳候机楼
根据相关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3298平方米, 按照二级站场标准进行装饰和安装,包含汽车客运主体站场及配套商业(天聚广场西区一层室内)约17977平方米、客运车辆停保场约12000平方米、公交站场约2000平方米、另外天聚广场西区三四层独立商业约12611平方米及东区小车停车场约18710平方米。
至于项目所在地,会位于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西面板块, 项目东区小车停车场位于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东面板块, 桃园立交客运停保场位于桃园立交附近, 公交站场初步定在桃园路南侧辅道内。
打造三水区交通综合枢纽站,是三水区推进可持续发展又一新项目,它通过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构建合理的交通方式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交通系统。同时更是三水区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打造对外主要枢纽、对外一般枢纽、内部综合枢纽等三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十四五”三水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在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力推进佛山新机场(在高明区)建设前期工作,争取2022年全面动工。而处于佛山新机场1小时覆盖范围的三水区,显然要提前做好对接准备。
为此在“十四五”期间,三水区要完善城市候机楼**及服务,即结合三水区交通综合枢纽站建设,将现状城市候机楼搬迁至此,共用接驳交通设施,集约资源利用。
按照三水区设想,搬迁后的候机楼将实现四个优势,即候机楼开通兼营白云机场、佛山新机场的候机服务;逐步完善值机、安检、签转等专业化功能;能提供酒店、租车、接待、旅游等功能;候机楼城市交通枢纽合并或靠近,方便乘客换乘。
新项目欲让传统客运站实现转型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十四五”期末,三水区将形成“2+4+3”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2个对外主要枢纽中就有“三水北站+三水新汽车站枢纽(交通综合枢纽站)”,建成后,它将成为三水最重要的“轨道交通+汽车客运”枢纽点。
按照规划,三水区交通综合枢纽站要从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特点考虑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出行服务。
具体来说,该项目将完善综合枢纽接驳设施建设,即重点建设公交、慢行、停车、出租车等接驳设施,以及内部接驳指引等,打造多方式一体化的城市客运运输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轨道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传统的汽车客运站运营受到很大影响,班车发车数同比下降较多,为此在打造三水区交通综合枢纽站过程中,三水区也想借该项目探索公路客运站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方向。
按照该区设想,将积极协调市层面开展公路客运站发展规划,即明确公路客运站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定位,并提出公路客运站**的优化方案、发展模式,满足未来湾区城市间融合发展需要。
同时三水区还将积极探索公路客运站转型升级和功能调整,拓展旅游集散、邮政快递、物流配送、餐饮零售等服务功能,实现传统客运站向集车站、商贸、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转型。
跟随汽车客运站同步打造的中国通号·天聚广场,将扮演商贸功能,该项目由高层住宅、公寓(LOFT&平层)、集中式商业和百年三水特色步行街组成。尤其是百年三水特色步行街将结合三水本地历史文化,以岭南建筑元素为核心,打造“三水百年海关、三水百年邮局、三水百年火车站”三大标志性建筑,向外界展示三水的文化自信。
来源:云东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