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业税”的讨论可谓热烈,双方持白热化观点。我属于无房户,最大的愿望当然是房价降下来,好圆一个我本人、家庭、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愿望——居有其所。虽然“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在千年以前,杜甫早就做过;虽然建筑房屋在技术上早就不成问题,甚至于建筑成本不会超过1200元/平方米……但在土地垄断在所谓“全民所有”的情境下,全民都被“国家所有”的实质持有者(gov)所劫持(外在形式是房地产商),过上了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生活。看来梦想终究是梦想,只要在土地不私有的情况下都是遥不可及…………
据说物业税是为了降低房价,为广大买不起房的民众考虑的。实际上呢?按照我的拙见,征收物业税后,确实在短期内有降低房价的可能性;毕竟那时候炒房团就不敢炒房了,高额的物业税就够人受的,谁还敢空那么多房子在那里呢?从炒房团不敢到美国炒房就看得出来。这样的话,房子价格貌似可能会降下来。但从另一面考虑,物业税的成本最终谁来承担?当然最终还是消费者来承担了。收了物业税后,空房子位置在市中心的,当然不愁租不出去,这笔物业税最终还是会转嫁到租客身上;而租不出去的郊区的房子,才会不堪重负而转卖。这样还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根本没有达到分配公平的情况。
从物业税的长期效果来看,无论是空军还是多军,肯定增加所有人的负担。因为目前的房贷已经让人还不起了,因为高额的房价和高额的利率。如果土地使用权按照70年分摊征收的话,买房人会没年都要交纳土地使用权税,想想现在的还贷压力就知道了,这个没年的分摊,你如何还的起呢?本来就身上有着教育、医疗、房子三座大山了,物业税会不会继续增加负担?显而易见呢吧。当然会增加负担了。故而,物业税民众来说,无论是无房户还是多房户都不是好消息,都意味着交更多的钱,只是不知道这笔钱会用在哪里?P民们无权知晓这些国家机密吧。
中国房价畸高的原因在于畸高的地价,以及垄断土地拍卖、建设、销售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就在于垄断。想把房价降下来的方式很简单,只要取消土地供应单元的方式就行,让集体用地参与进来,甚至鼓励自主建房就可以啊;但是呢,特权阶层不同意…………现在市中心等地段的地产基本卖光,偏远地段的土地卖不上价,于是乎,为了增加GDP,就有人瞄上好地段了,不行再征收你的物业税。其实这个法理基点就有问题,你学西方收物业税;人家西方的物业都是私有的,我国的居住房只有70年使用权;商业房只有三四十年使用权,连这几十年都等不及了,打算重新征收,简直比刮地皮还刮地皮啊。可以把租出去的东西重新租一遍,真的是天下忒好的事情。
现在是经济危机了,实业工厂一片一片的死,就又重新打起房地产的主意了。我早就说过,保障公民的住房权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惜,责任被推卸了,总是推托说有能力者肯定会自己解决。我真不知道,如果自己解决的话,还要你gov干什么,光会收税么?!物业税和所得税是一个德行,开始说是要保障分配均衡的,结果起征点成为2000,要养活一家人、要还房贷的我们挣扎在生死线上,还要交纳工资税。物业税是按照房价比例来收的,房子越值钱收的越多,这对谁有利?即便一套房子只值一万也要交税,恐怕获益的只会是gov吧?坐着收钱,真正是天下最好的事情。
物业税,想说爱你不容易。想一想中国原本就已经世界第二的税率,世界第一的行政成本,世界倒数几位的社会保障…………就知道,物业税实际上是另一种敲骨吸髓的方式了。毕竟,在中国,工资向非洲看齐,消费水平向欧美看齐…………既然说国际化,你为何不想想欧美是如何提高社会福利的呢?把老百姓当猴耍吧?毕竟你是税而不是福利,对于国民来说,更需要的是福利,民生貌似应该更多更好的去搞。不要逼我说“万税无疆”,去提高服务水平吧,去服务民众吧,或许在很多方面依旧大有可为!!!
[ 本帖最后由 fishrock 于 2009-5-31 17: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