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不管是渔民公寓,还是华侨新村,三水在解决渔民和归侨住房时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即使是经适房和廉租房建设,三水也成为全市的“领头羊”。
自2007年6月,三水区首期80套廉租房和100套经适房正式动工修建并于今年1月15日举行入住仪式以来,很多低收入家庭欢欣鼓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现在,100套经适房却只有15户家庭入住,另外85套尚“待字闺中”。
这个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幸福房”,为何入住率低至15%?期间正遭遇着什么样的尴尬处境?为何众多已确定的入住对象,却仍然在望“房”兴叹?这个在佛山5区中最先兴建的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为何如此不“适用”?
●尴尬现状
有资格入住却没钱进宅
2009年1月15日,三水西南城区对外开放区东十五区廉租房和经适房小区,举行了简单热烈的入住仪式。9户经适房和近80户廉租房房主,手捧幸福的金钥匙,领着政府赠送的电饭锅等家居用品,欢天喜地搬进自己的新家。
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同样被确定的入住对象,黎丽珍却没有那么幸运。直到今天,因为不能一次筹到买房的11万元,而仍然只能“望‘房’止渴”。
“我几乎每天都去看看新房。”她向记者诉苦,“儿子也天天缠着我问,什么时候可以住上那里的新房子呢?我就只能哄哄他:少吃点零食,就能省下钱买房。”据了解,黎丽珍目前与老公、儿子一起,一家三口挤在叭心村借来的20多平方米的一间出租屋,3个人挤一张床。“老公做点小工,月均1000元;5岁多的儿子目前在幼儿园读大班,一年要交4000多元学费。哪有11万元的购房款呢?”有幸抽到7栋两房两厅共67平方米经适房的黎丽珍一脸愁容。
当问到为何不申请廉租房时,黎丽珍说,不符合申请条件。而且一开始申请经适房时,说了可以贷款,没想到却泡汤了。
记者看到,黎丽珍现在住的出租屋正好在经适房小区的对面,伸手可触却又遥不可及。
“从动工建设到现在,每天都去看看新房成为了我的习惯。我的好多亲戚朋友也很关心,总是打电话来问有没有消息。”黎丽珍介绍,她也经常打电话到相关部门或开发商,但听到的总是“会很快,正在找银行”的答复。“不知道哪一天能够梦想成真?”
据了解,类似黎丽珍境地的经适房户主还有84家。虽然每家情况不一,但他们共同的“难念的经”是:有资格入住却没钱进宅。
●各方说法
◎政府吐苦水
房屋空置出乎所料
在谈及经适房空置率高达85%时,三水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出乎所料”。
据了解,三水区政府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时不遗余力,除经适房、廉租房、渔民公寓、华侨新村等方式外,还采用住房补贴等形式。对于首批经适房,更是根据该区实际设置了新的申请门槛,进行了严格的审批等阶段,最终成型。
而其中,为了让更多的低保户和临界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三水对“住房困难”的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新标准比广东省标准高出40%到50%。
资料显示,今年1月,在广东省公布的《关于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中,对“住房困难”标准定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而三水将标准定为:低保户人均居住面积少于14平方米、临界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按照三水制订的实施细则,家庭收入在低保线300%以下的家庭,都纳入了首批住房保障范围。
另外,在《佛山市三水区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中还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可采取一次性付款、申请商业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或组合贷款等方式付款,但没想到,“商业银行贷款”这条路走得并不那么顺畅。
◎银行喊冤
“不是不愿贷,主要是风险大”
那么,银行为什么不愿贷款呢?
“住户埋怨我们不贷款,其实我们不是不愿贷,主要是风险大。”三水某银行支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作为商业银行,要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和营利性。”
据了解,根据三水经适房相关规定:购得经适房不满5年的,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这一点让不少商业银行心存顾虑。“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借款人无力还款,在不能交易的前提下,贷款就出现风险。”
◎化解措施
三方协议何时启动?
“不能让有资格入住的人付不起钱。”面对此种境况,三水区政府和建设局千方百计寻找对策。
上月,在与中国建设银行三水支行进行反复沟通洽谈后,“事情总算有点眉目了”。据相关人士介绍,一份政府回购担保书由建设局、银行、购买户组成的三方协议初拟形成:即经适房住户5年内供不起楼的,政府以每年1%的折旧率回购担保。回购担保制度出台后,政府将组织住户与银行签订按揭贷款合同。
业界认为,一旦这个协议启动,银行的风险将大大降低,而政府的担保压力将随之增加。
或可以贷款的消息传来后,黎丽珍确实开心了一阵子。但时间又过了近一个月,仍然没有听到确切的答复。“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行得通”,她忐忑不安地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政府相关部门也和黎丽珍一样着急。“我们也在催,但听说建行内部还在审批阶段,我们也希望很快就会有结果。”
另据了解,即使这个协议正式启动,银行还要对住户的还款能力进行调查,并不能确保所有住户都能顺利贷款。
?专家献计
市委党校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
所长赵起超:
按经济能力确定偿还模式
经适房出现这种情况,是市场设计问题。建这类房子一开始就应该想到是否有市场,这个市场能否实现,实现途径是否畅通,机制是否合适等等。
一次性能拿出10多万元就不叫困难群体。他们就只能到处去借。但借了又还不起,同样会陷入困境。对这一类特殊群体,建议按正常途径搞按揭,但不一定按现有的银行或政府模式来偿还,要按他们自身的经济能力来确定偿还模式。如房价低一些,按揭首付就低一点,每月偿还的比例也低一点,就不太可能会出现断供现象。
要让没有钱的人按自己的办法来买房。如果大家都能够接受,就OK。所以要调整思路,让房子既能盖起来,又要卖出去,还能把钱收回来。
佛科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
确定经适房对象要准确
银行不放款,是因为怕有金融风险;现在由政府回购,则又加大了政府的公共财政压力。所以,出发点是好的,但只要增加了金融风险或财政压力,就说明其中某个环节出错了。
要按收入水平来建设廉租房和经适房,要准确地确定经适房对象。不具备能力,不符合标准的,就不要放在申请经适房之列,而应该放在更适合的档次,诸如廉租房。
目前,政府以回购方式进行担保,户数少还可以承受。但一般说来,公共财政不能在医疗、社保、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过多的担保。这也就是在其他地方,“政府担保抵押贷款,刚发出就叫停”的原因。因为这样会让政府背上沉重的负担。所以,政府更应该实事求是。
链接
三水“两房”入住史
●2007年6月,首期廉租房和经适房(简称“两房”)正式动工修建。
●2008年7月19日起,“两房”开始接受低收入家庭的申请。
●2008年8月31日,结束申请审查。
●2008年9月1日,“两房”抽签定主人。
●2009年1月15日,春节前第十天,“两房”正式交付使用,并举行入住仪式。80套廉租房几乎满员,100套经适房却只有9户入住。
●2009年5月6日,入住户数增加6户,共15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