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感恩教育能走多远?????
当全国刮起感恩教育时,想起了教育界刮起的“赏识教育”之风。如果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断然不可的。在德育工作中,学生的情感只是催化剂,真正其作用的还是学生的认知。如果将感恩教育泛化,则让教育走向了奴役的工具。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由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决定。对于一个有辨别是非能力理性的成年人,认知决定了其情感、情绪、态度对意志也有影响。反过来情感、情绪也影响个人的认知和态度。人的态度、情感、认知决定个人的行为趋向。而作为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儿童其情感决定其认知、态度、意志和情绪。比如初中生喜欢一个老师,那么就会泛化到喜欢老师的服饰、发型、老师所教科目。宗教通过宗教信仰的价值体系俘获个人的认知,将其植入个人认知系统从而控制个人的情感、态度、情绪、意志。
当然,可能有人拿华生行为心理学 理论来反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学习决定的。不断的刺激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但这种心理学假设是建立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并没有考虑到人的认知和意向的问题。
感恩作为人的伦理道德,是遵从社会道德、人伦要求,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社会历史、社会制度的产物。作为社会价值来提倡,说明约束个体的行为是社会文化及制度的要求,是一种社会文化作用体现个体内在约束。站在当今社会现状和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感恩教育内在的约束机制匮乏。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约束通过儒家道德体系的外在文化要求,个体这种价值体系的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化过程,形成了“耻感”的内在约束。“耻”成为约束个体行为的内在约束力。而当今社会这种“耻”的内在约束力似乎渐渐失去了作用。“知耻近乎勇”“知耻而后勇”对当代学生的行为是没有多大的约束力的。因为,当今社会价值多元(我看不是价值多元,是价值一元即丛林法则的价值),传统道德体系破坏,又没有新的价值及道德体系可以遵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行为就不存在多少约束(有约束也不过是迫于外在的禁止而非内在的)。当外部条件变化,明确的禁止行为不明确了或成为没有必要明确的时候,其行为就没有了束缚。(比如,很多大学生行为达不到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
社会转型中,人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中国30年的改革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其文化变迁是剧烈的,社会中的人带有的“产痛”不是狭隘的情感能够解决的。正视社会问题,构建学习型组织,思想启蒙将文化的不自觉变成文化自觉,去改造文化。而不是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可能用传统文化来解决在转型社会中成长儿童的行为问题。要以开放、宽容、科学实证的态度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不然则是缘木求鱼,德育工作者也不过是消防员。
另外提及,将感恩泛化,将感恩作为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是徒劳的,也是对人类人伦的侮辱,也是对人理性的侮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