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Mr.Right是誰? “11.11”,连续4个“1”,形神兼备地体现了光棍们“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的生活状态。
每到这天,《单身情歌》就成了最热门的歌曲,“光棍节快乐”的短信和祝福也会满天飞。
光棍们则呼朋唤友、穿街过市地聚在一起尽情狂欢,让人颇生“只羡光棍不羡仙”之感。
其实,在这表面的热闹喧嚣之下,是一颗独自等待的热切的心,虽说做光棍有诸多好处,但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
始终是不少光棍们内心不灭的渴望。在光棍节即将到来之际,新三水祝愿所有光棍们节日快乐!但愿他们能早日找到
心中的另一半。
关于光棍节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但我更乐意相信,它只是新时代众多新创意中的一个,正如有妇女节,就有好事者
弄出一个妇男节,有情人节,成双成对人的节日,就有好事的“单棒”给自己弄了一个光棍节,看这日子——— 11月11
日,就充满了网络时代的幽默。
光棍节,典型地来源于无聊的大学生活,高于无聊的大学生活。有的人说,做什么都能出境界,无聊的事情亦如
此,光棍节就是个例子。我所理解的那个创办这个节日的人的初衷是这样的:你们“脱光族”歧视我们,那我们光棍们
也联合起来歧视你。对我身边的很多人来说,对象是一种装饰,挎个对象和挎个包的性质是一样的,就像我一个哥们,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拎上女朋友,每次见到我,他都会拍拍他女朋友,意思说,别看我人矬,女朋友可不矬。
这就是对我们光棍进行的无声的歧视:你看看你吧,没有“附件”吧。而自打有了光棍节,光光和明明(男性为光光,女
性为明明,意喻正大光明)就能有资格歧视那些每日用女朋友来炫耀的人。
在校园里,光棍节是一个级别和春节差不多的节日。想当年,我们刚入学的时候,个个都是“孤家寡人”,我的宿
舍与另一个男生宿舍联谊,白天去橘园摘橘子,摘到自行车装不下,就找了一个小饭庄凑了一顿饭。晚上到了11时11分
的时候,用手机连接两个寝室对唱单身情歌,结束一天的庆祝,期间还有三次被迫中断,由于隔壁的宿舍实在受不了
了。转眼一年过去了,那个宿舍的男生全都不是光光了,我宿舍的女人还都是明明,节是人非,耐人寻味。
女光棍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人要的,美其名曰别人要不起的,还有一种是一大堆男人追在屁股后面,自己就是不从
的。有个有趣的事例可以分出这两种人。有次我打电话跟某男生借个篮球打,那男生说,我在5楼就不下去了,然后从5
楼把球扔下来,那个球就反弹到三楼,再反弹到二楼,一楼,最后落在我的手里。同宿舍另一个姐姐要球,他从楼上下
来,亲自把球交给她,期间手与手有没有羞涩的小接触就不得而知了。那个男生对这姐姐明追暗追也有不少时日,大家
都问姐姐,你为什么不要他。姐姐说,我一个人多好啊。
是啊,一个人,多好。尤其对于我们这一代,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所以,习惯了,真的不知道,两个人应该怎
么在一起,这也许是更根本的原因。所以,光棍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是“80后”的节日,是有过大学生活的“80后”的
集体回忆。 (文:阿呆,感谢半岛网友持)
各位兄弟姊妹們,在2008年11月11日之后,你真的决定还要继续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