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佛山日报》B7版三水新闻题为“两村同立翰林高中进士旗杆石”
————专家称此是文风昌盛与宗族观念浓厚结合的产物
三水区芦苞镇南社和中社是两条相邻的小村,但两条村的李氏宗祠前都树立着清末翰林李焕尧高中进士的旗杆石。更蹊跷的是,李焕尧并非芦苞人。专家称这是清代珠三角文风昌盛和宗族观念浓厚结合的产物,并认为此个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两村同立旗杆石
昨日,记者在芦苞四联村委会工作人员李学文的带领下,来到南社村。刚到村口,一排古式建筑就映入眼帘。李氏宗祠前的两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读书人参加科举高中时,族人为其立的旗杆石。
旗杆石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石头基座,其上两石碑对立,碑间留有20厘米左右空隙,石头基座长、宽、高分别为1m×1m×0.8m。旗杆石上刻有如下文字:“光绪十二年丙戌科进士恭应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臣李焕尧立”。
熟悉芦苞历史的文史爱好者刘涛说,这是李焕尧中进士时,族人为其立的旗杆石,旗杆石的石碑上还有两个洞眼,在洞眼内插入木头固定旗杆。刘涛说,在宗祠前立旗杆石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不仅是高中者的荣耀,也是整个宗族的荣耀。
专家称此个案具有研究价值
紧挨南社村的中社村也有同样的旗杆石。两条村都有同样的旗杆石,那么李翰林会不会是芦苞人呢?中社村的52岁的李少文拿出一本不甚完整的族谱,据他讲,此族谱是他父亲留下来的,编修的具体年代已不可知,但应是民国时期的。他说,他曾仔细地翻看过此族谱,没有找到李焕尧的名字,看来李焕尧不是南社、中社人。后刘涛告诉记者,其实李焕尧是现大塘镇新田村人。
李焕尧不是南社人,为什么在南社会出现他中进士后的旗杆石呢?就此问题,记者专门致电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导师何文平博士,他主要研究方向是清末民国时期珠三角的乡土社会。何博士说,在清代,一个人考得功名,而在多处树立旗杆石,这是清朝珠三角文风昌盛和宗族观念浓厚结合的产物。何博士认为,可能这几个李姓出自一个总祠堂,出了这样的名人,会被视为整个家族的光荣,也就会被在多个祠堂“表扬”。
何博士指出,至于谁立旗杆石,谁不立,取决于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对高中者的认同,往往亲缘关系较近和对高中者认同程度高的宗族立旗杆石的可能性较大。“这两条村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个案无疑具有研究价值。”何博士同时表示将抽时间到南社一带进行田野调查。
[相关新闻]
百年古村风采依旧
背靠北江大堤,面朝一片翠绿竹林,南社村似乎与北江边的其他小村并无二样。但那些水磨青砖房子却向我们述说她的古老。这些古建筑群一百多年来,历经风雨和北江洪水依然屹立不倒,保存完整。
今年50岁的李敬联是在那水磨青砖房子里长大的南社人。他说,村庄里的古建筑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听父辈们讲,他们李氏宗族很早就住在这些房子里了。这个古建筑群共七条小巷,以前整个南社村的李姓都住在这里。虽然个别房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新加了一层,但整个建筑群整体结构并无变化。李敬联说,现在这些房子里仍住着20多户人家,120多人。
为证明古村的久远,他特意带记者来到他们正在维修的祠堂。在祠堂右边墙面上有一块清道光庚戌年(1850)重修时的碑记有力地证明了他所言不假。
对于古建筑的未来,李敬联等人表示担忧,随着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人在旧建筑上加了“帽子”,有些房子因年久失修倒塌了。“我们祖上留下来的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完全没有了。”李敬联望着那再熟悉不过的老房子若有所思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