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矿坑文旅项目。图源:“绿韵南山”微信公众号
2025年,三水提出要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完善制度配套,抓好项目实施和多元筹资,力争新增耕地2000亩、生态修复3000亩,完成南山新农村示范社区、云东海北湖片区改造等精品项目。
经过整治,预计全区会新增耕地2.12万亩,耕地集中连片度提升20.19%;预计腾退村庄建设用地1409亩,单位GDP地耗下降19.81%;打造集生态、休闲、文旅、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和提升区域人居环境,预计实现乡村风貌提升3300亩。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国士空间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产、城、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土地、政府得民心、城乡得发展”总体目标之外,作为佛山北向战略的主战场,作为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22位、综合实力百强区31位的三水区,如何把“土地小块变大块”的“加法”做成“三产共荣、城乡齐飞”的“乘法”,才是破局和创新的关键。
2024年,三水区为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供应产业用地3484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连续2年位列佛山市第一。今年一季度,三水区集中安排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19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7.2亿元,各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在佛山市委“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的战略棋盘上,三水将全力以赴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资源要素保障。
变革是为了强效能,“整地”是为了引凤凰。三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出现“乘数效应”,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相信,精彩还在后头。
来源:南方+(采写:王伯乐,摄像:廖明璨,剪辑:杨晖桃) 编辑:佛山新闻网 朱广晖 审校:宋扬、朱静仪、闵莘、麦雪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