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祖国的大西北。诗人海子路过德令哈,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日记》:“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因为这首诗作的传扬,德令哈从默默无闻到为人所知,如今的巴音河畔,海子诗歌陈列馆静静矗立,德令哈的城市气质从此点染上诗的气息。
有时候,一个人、一首诗,就能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
这也是我们开设“筷子街历史文化”专栏的题中之意。当前,三水西南街道全力推进筷子街改造提升工程,发起了一项旨在反映筷子街发展变迁的旧物件、旧故事征集活动。
筷子街是三水中心城区发展的起点,也是一座城的回忆角落。随着征集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承载着年岁月与记忆的旧物件、旧故事浮出水面,它们自带流量,它们等待揭晓,逛老街——可以谛听历史的足音;访文脉——可以追寻先贤的足迹;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流溢着文化传承的价值与人间烟火的魅力。
故此,我们相信,德令哈的际遇,其实也是筷子街的渴望。穿过漫长岁月的洪荒,最终在名为筷子街的地方,与你相遇。
“筷子街”外,北江从城区流过。通讯员西宣供图
“筷子街”航拍图,即图中右下角并列、自西南往东北方向延伸的两条银灰色街巷。通讯员西宣供图
三水西南街道筷子街曾经有一个“竹葫芦”,是老街坊记忆中“三水货,行天下”的一个代表。
“竹葫芦”是一家成药店,其得名,因常年在店门外高悬一个竹篾编制的葫芦。实际上,“竹葫芦”正式名字为儒林潘际美,为潘氏族人世代经营;同时“竹葫芦”也是西南最早的摊店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竹葫芦”现状。通讯员西宣供图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三水开放海关,广三铁路通车等水陆交通的推动下,“竹葫芦”所售卖的独门秘制“暖脐膏”得以畅销于南番顺地区乃至东南亚。当时,“竹葫芦”创办人潘济美的第十五代子孙潘三思将祖业越做越大,“竹葫芦”扩展为经营中西成药的药房。
潘三思。由潘氏后人供图
据潘氏后人回忆,“暖脐膏”为祖传秘方,最后一个掌握配方的是潘三思,药膏也是由其本人亲自熬制。“暖脐膏”主要用于婴儿剪断脐带后肚脐的消毒保暖,有祛风的功效,当时每当有产妇生小孩之前,其家人都会前来购置。一度,由于产品功效深入人心,老街坊都把潘三思喊做“竹葫芦”。
不过,“暖脐膏”已经失传。1949年以后,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暖脐膏”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暖脐膏”的秘方与门外的那个竹葫芦相继被毁。再后来,“竹葫芦”传到潘三思的幺仔潘友伟手中,转型成了一家副食店。
“竹葫芦”现状,现为一家副食店。通讯员供图
回望历史长河,一个祖业能够数百年来薪火相传,这是“竹葫芦”的独特之处。一代代潘氏族人始终种扎根于“筷子街”,见证着这里曾经商贾如云,也陪伴着这里洗尽铅华,沧海桑田,这是“竹葫芦”的独特人文历史价值,也是“筷子街”活化改造的魅力所在。
看沧海桑田的变迁——据考证,“竹葫芦”可视为“筷子街”最早的“原住民”之一。过去“竹葫芦”的门前,是一段小小的堤围,叫大良围。在西南还没有成为圩市、周边的居民还不多的时候,在如今三水区委区政府大院与旧西南派出所之间仅有一条濠头村,在“竹葫芦”诞生之初,其周边一带或为滩涂、或为良田。
看商业文明的基因——三水本土文化研究者麦国培也曾对“竹葫芦”的历史作挖掘,据其称,在1913年美国出版的“西南镇”商业名录中,可以查到“竹葫芦”经营的是中药材薯莨生意,地址为高街西约7号。高街在1931年和1959年分别改称为文通路、人民二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西南镇(含辖区)有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几乎三分之一,“筷子街”一带就有商号千余家。
看铅华洗尽——透过对“竹葫芦”的挖掘,我们似乎还能勾勒一张“筷子街”原住民的风情画: 经查证,薯莨的主要功效为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其中一个主治功能为外伤出血,这跟潘氏后人描述的“暖脐膏”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薯莨还是“香云纱”的生产原料。而“竹葫芦”周边的原住民以疍家渔民为主,据当时的照片显示,疍家妇女尤其喜欢香云纱制成的衣服。
时迁境移,香云纱成了佛山“非遗”的一张名片,而曾属于“筷子街”的那一枚“竹葫芦”,也将随着“筷子街”的活化改造而重回人们视野。
文/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三宣、西宣 图/ 通讯员西宣提供
三水“筷子街”,有何特别? 三水筷子街,即西南街道的人民一、二路和中山路的统称,因为人民路和中山路平行,街面又窄又长,看似一双筷子,故得名“筷子街”。
“筷子街”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据《三水县志》记载,人民路筑于明代,西起云秀山西段,东至如今的环城路,清代时一度改名为“高街”。1949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医院等重要机构沿此分布。中山路则原为肄江的冲积地,明末清初始建商铺,老三水人耳熟能详的万国酒店、西南百货商店等均分列于此。
可以说,筷子街是三水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从河口迁至西南的历史见证,间接回答了西南何以取代河口成为县治的疑问——这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是西南街道的根,也是三水何以写好老城活化的答案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