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查看: 3496|回复: 0

从白坭的三巷村到佛山版“小乌村”,差几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在这个被誉为史上最火的“五一”假期,县域旅游崛起为新的流量担当。

5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平均不到5人里就有1人在旅行。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则显示,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十大县域目的地平均增长36%,成为增速“第一梯队”。

大潮挟裹之下,背靠三水白坭文创古镇的三巷村村民,也似乎触摸到了来自县域旅游的“泼天富贵”。


游客身穿传统服装在三巷村拍照留影。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三巷村被誉为佛山版“小乌村”。“不是乌镇去不起,而是白坭三巷更有性价比”成为年轻人打卡拍照的接头暗号。白坭窦、咿呀桥、三巷涌边的青石板路,处处都是“人从众”。


白坭窦。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旅游业一般把“五一”假期视为暑期文旅市场的预演,后者往往更加火热。在这个假期大火的三巷村,可否乘势而上,在下个假期成为新的流量担当?它,还差几步,才能从白坭镇的三巷村,真正成为全佛山的“小乌村”?

首登央视:
千锤百炼的21秒

5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文旅新活力”为主题关注全国各地文旅新业态,三水白坭三巷村贡献了长达21秒的新闻镜头,生动演绎了文旅新业态如何让乡村焕发蓬勃生机。

这21秒,是三巷村在央视的首秀。该报道称,这个假期,各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文旅新活力。其中,古城古镇古村落,成为许多游客探寻中华文化的选择。在佛山的古村落三巷村,游客不仅能够体验制作长寿醋、粽子、饺子、艾糍等乡土特产,村落中,还摆起乡村潮饮市集,通过“潮饮+乡村”,打造新的业态。


各潮饮、地道小吃摊位前客如潮水。

这21秒,让三巷村在全国观众前崭露头角。三巷村,始建于南宋末年,倚傍三巷涌和西江古航道而建,村内镬耳屋成群,参天古木蔽日,三巷涌古航道上点缀着四五个古埠头、两三座石板桥,还有一个古窦口,西江水利工程——樵桑联围近在咫尺,岭南文脉的光彩在古村的每一个角落流溢。


三巷村内随处可见的古埠头。

这21秒,浓缩着一个古村的涅槃历程。今年3月,当地在此举行文旅招商推介大会,推出1000万元文旅扶持基金,其中一个目标为将三巷村打造成为佛山版“小乌村”,对标的正是浙江乌镇。清明假期以来,当地摄友陆续推出一系列古风十足的旗袍、汉服打卡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佛山版“小乌村”这个梗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

4月下旬,视频博主“旅途映像”在个人微信视频号推出《三水白坭古水窦》,称三巷村是隐藏在三水白坭的小乌村,视频作品收获6.5万转发,1.7万点赞推荐。当地也趁热打铁,在“五一”假期举办王者荣耀竞技大赛。同时,为了抚慰年轻人的心和胃,当地还设置了乡村潮饮市集和街唱表演,让游客在古窦旁听音乐,在乡道上品潮饮、尝美食,部分村民还支起小摊档,与游客一起制作长寿醋、粽子、饺子、艾饼等土特产。


三巷村举办的王者荣耀电竞比赛。

在各方推动下,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不是乌镇去不起,而是白坭三巷更有性价比”成了年轻人打卡拍照的接头暗号。白坭窦、咿呀桥、三巷涌边的青石板路彻底“沦陷”,处处都是“人从众”。

最终,这些场景被收入央视新闻直播间,成为三巷村首登央视的21秒。

追风赶月:
共赴“百千万工程”的125个日夜

目前看,从白坭的三巷村,到成为全佛山认可的“小乌村”,仍然任重道远。

三巷村所在的富景社区、白坭镇,分别承担着创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典型镇的任务。125天前的2023年12月29日,白坭镇亮出其目标蓝图——“西江画廊,战新白坭”,并与八方来客定下“‘百千万’里,白坭等你”的约定。文旅就此成为当地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一杆大旗。


白坭窦外,“人从众”。

过去的125天,当地先后赴石湾等地考察,忙着做好配套、做好周边、做好支撑,最终,三巷村以“宝藏”目的地的姿态出现,并率先出圈。

村内,点缀着20多个“四小园”,园内有参天古树、凉亭、秋千,还有精心栽种的时花。它们焕发古村活力的同时,又成为游客休憩、拍照的打卡点。


“四小园”早已成为三巷村的一道风景。

三巷涌也活了,古埠头、古石桥上,身穿旗袍、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像寻宝者一样找寻适合拍照的背景与角落,照片往小红书一发,收获一片点赞。经济活动也活跃起来了,村民支起摊档卖起长寿醋、粽子、饺子、艾饼等土特产。


游客在三巷涌上拍照留影。

更为重要的,越来越多的特色元素丰富着人们的旅游体验。三巷村正与西江河鲜美食街、西江院子、粮食博物馆与五人龙舟文化博物馆等联动起来,游客游古村的同时,还能吃河鲜、品非遗,“潮玩+非遗+乡村生态+乡土美食”的旅游生态圈初具雏形,同时,这座小镇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生态之后,它就具有了“性格”,形象就立了起来:

“五一”期间,超一万人次造访三巷村,而古村所在的文创古镇吸引超10万人次造访,年轻群体唱起主角,带动近千万元文旅消费;多个超百万流量的短视频诞生,白坭文旅相关话题收获5000万全网流量,全网宣传报道白坭乡村游作品超500篇(条),其中登上中央、省、市级媒体12次。


身穿汉服的游客在三巷村内拍照留影。

归根到底,三巷村首登央视,让人看到乡村游的无限生机,看到了当地文旅年轻态、个性化的底色。其背后,其实是许多人共赴“百千万工程”,推动其在佛山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有得看”“能出片”“方便去”“好消费”的三巷村,离成为全佛山的“小乌村”还有多远,或许到下个假期,答案将浮出水面。

来源:佛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