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入选三水区第十一批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魁岗文塔习俗” 被正式授予 “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魁岗文塔习俗”被正式授予“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魁岗文塔习俗 到底有何寓意啦 ↓↓↓
位于三水西南河口的魁岗文塔外形似笔,门前上额提有“文星开运”字眼,有着文曲星护佑的象征。自从文塔建成后,三水文人辈出,在明清两代,进士、举人者比比皆是。并逐渐形成学子“三转文塔”的风俗——求学以及求功名者,手持三种文礼,持芹菜:寓意勤奋;持葱蒜:寓意聪明;持粽子:寓意高中。 现存塔志记载,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由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李希孔首倡。这一提议得到知县罗点的首肯,其后由政府先出资做出表率,众乡绅也跟着踊跃捐款,“于是克期营成,突兀障江,峥嵘插汉,遂辟文明奇观。”经核算,建此文塔共花费“金八百有奇”。因寄托三水县培养文人、举人、进士的希望而取名“文塔”。
相传李希孔有一个邻居,他的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子聪明,却欠勤奋;二子勤奋,却无灵巧;三子勤巧不缺,又少谦谨,三人屡考功名不成。其时李希孔已高中进士,他对邻居的三个儿子说:你们面朝文塔,以日晷晷针为介,右绕而走(今逆时针方向),会遇贵人,助你读书成业。后来经过一番苦读,邻居的三个儿子最终金榜题名。 清道光三年(1823年),两广总督阮元于文塔门楣题字“文星开运”,三水县知事李再可题左右门联:“奎炳三垣光肄水”;“笔扬七曜贲昆山”,文塔一时名噪,引人们到文塔三转,以奉文星,沾灵气。此后,三水文风涌动,文人辈出,科举成绩斐然。至明清两代,三水文风日盛,中进士、举人者比比皆是,到了近代更是出了大名鼎鼎的北洋政府内阁总理、“二总统”梁仕诒。历经数百年演变,逐渐形成三水民间以“三转文塔”为代表、辅有开笔礼、舞狮、舞龙等丰富多样学宫文化的魁岗文塔习俗。
如今,文塔成为了三水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魁岗文塔习俗活动在民间也日益昌盛。
“三转文塔”怎样转?
转文塔时,面朝文塔,右绕(逆时针)三圈。一转定神:神凝聚;二转定心:心妥定;三转定运:人通达;后从文塔转出,“三转文塔,一路青云”。
来源:水韵西南 编辑:佛山新闻网 麦燕文 审校:朱静仪、宋扬、闵莘、朱广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