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9日通报,截至2021年5月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达31758.6万剂次。
这个数字,是否意味着我们距离“全民免疫”指日可待?
5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一年多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总体上经受了疫情的第一阶段考验,但是仍不能忽视,“现在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当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还不高,距全民免疫还远远不够,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谨防输入的风险”。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们国家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人以上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越高,免疫屏障形成就越牢固,接下来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中国疾控中心也提示大家,全球疫情不容乐观,部分国家疫情逆转,病毒变异频发,风险不容忽视。尽早形成国内免疫屏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应接尽接,刻不容缓。
5种国产新冠疫苗 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 在疫情之初,我国**了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目前,已有5个生产企业生产的3种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
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主要原理是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疫苗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疫苗只需接种1剂。
由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疫苗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来源:中新网、新华社、广东卫生在线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三水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