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日下午,三水区召开2021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会议由区委区府办副主任邓颖娟主持,三水区副区长方小兵,三水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三水区社保局局长严立峰, 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区人社局、区社保局班子成员,区人社局、区社保局各股室、中心、社保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区各镇(街道)分管人社工作领导、公共服务办负责同志等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西南街道、乐平镇、大塘镇分别对2020年人社相关工作情况作专题发言,介绍基层人社工作先进经验做法。
随后,三水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三水区社保局局长严立峰在会上传达了全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20年全区人社工作进行报告,同时部署了2021年人社各项工作。
2020年,三水人社系统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通过“网络招聘+扶贫地劳动力对接”的方式,吸纳3906名求职者,吸收盐源县266人返岗,并利用交通补贴促使近1万名员工在去年4月份前返岗。同时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030人,举办公益招聘会25场,开发就业岗位3万个。
另一方面,三水区人社局把“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为带动就业创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其中,“粤菜师傅”培训3912次、“南粤家政”培训4422人,同时开展培训鉴定11077人,企业职工适岗培训45300人次,企业以工代训71923人次。佛山市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获评2020年度“南粤家政”省级家政服务龙头企业,三水区爱君家政职业培训学校被评为2020年佛山市家政服务培训示范性基地。
在人才引进方面,开展人才招聘,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25场,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7场,新增2家佛山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和2家博士工作站,核发“淼城英才”补贴636万。
在劳动维权方面,打出根治欠薪“组合拳”,获得202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名,同时还与区人民法院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指导小组,部门联合整治欠薪问题,此举在全市属首创。
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区社保费征收及待遇发放工作稳步推进,三水区城镇职工(不含机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6.41万、25.13万、24.18万、24.13万、24.25万。
严立峰强调,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开局之年,三水人社系统将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
一是以开展“企业服务年”行动为契机,想方设法加大力度缓解普工、技术人才等招工难问题,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同时继续落实“六稳”、“六保”,重点保市场主体、保重点群体、保就业质量,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畅通“粤菜师傅”工程当中的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结合三水特点打造“粤菜师傅”三水品牌。
二是将治理欠薪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建立“1+3+N”区、镇两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平台(1个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指导小组,3个镇街法庭,若干区职能部门),针对劳动争议纠纷的特性,各有关职能部门利用各自工作优势,组成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工作小组,多部门联合,建立联调联处机制,减少用工矛盾,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落实优化“1+10”人才新政,创新举措,确保人才新政提质扩面,落地生根,不断优化人才生态,打造三水招才引智“新高地”,充分发挥由“两中心两专区一市场”构建的“2+2+1”全链条就业人才服务新体系作用(“两中心”是指三水区人才交流中心和三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两专区”是指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专区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一市场”是指智能招聘市场),为三水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四是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机构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推进社保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会议最后,方小兵副区长在总结发言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三点工作思路:
一是把握大局大势,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深刻认识人社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准确把握市、区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人社工作目标定位,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推动人社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二是围绕中心、统筹推进,全面完成2021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着力做好社会保险统筹工作、人才服务提质工作,同时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是借势借机借力,真干实干巧干,为我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展现新作为。真正做到“四个强化”:强化机遇意识、担当精神、统筹思维、务实作风,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狠抓各项工作落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为三水“十四五”新开局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三水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