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开展 湿地保护、湿地恢复 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 不断提升 湿地生态、科普教育等功能 今年是该公园开展 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最后一年 目前推进情况如何? 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走进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南门),一个由竹条、茅草等原生态材料砌成的牌坊尤为引人注目,牌坊前还有叠水水景装饰,与湿地元素互为呼应。
而在公园次入口(北门),就新落成了一处游客服务中心。该中心投入使用后,将集休闲娱乐、科普宣教、湿地保护等功能于一体,为市民入园游玩提供便利。
而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对面,一片全新打造的鼠尾草正在迎春绽放。
这是湿地公园正在打造的蝴蝶科普教育径“梦为蝴蝶宿花回”,目前种植了5亩鼠尾草。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 管理站站长 陈志敏 主要是引进可以吸引大量蜜蜂、蝴蝶等昆虫到这里的花种,可以形成新的景象,并提升整个片区的生态水平,我们计划一年四季都种植不同的花种,为这些动物提供新的栖息环境。 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公园通过恢复湿地植被、湿地生态环保建设、加强水质治理等手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改造排水系统、打造湿地长廊、新建卫生间等,完善公共设施。
有市民说,这个就在家门口的“大花园”景色怡人,还具备科普功能,在附近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 市民 陈先生 主要是风景好,环境又干净,比较舒适,老人家、小孩都喜欢过来玩,在这附近住都挺幸福的,周末都经常过来。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珠三角腹地,公园内水面广阔,树木茂密,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2017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云东海湿地公园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规划建设期限为五年,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防御灾害等。 目前,公园内设有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科普场馆等多项硬件设施正在加速建设,将在今年全面建成,预计明年接受国家验收。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 管理站站长 陈志敏
下一步主要建设科普宣教系统,到时会有全新的科普宣教中心,里面会包含很多的湿地元素。会继续加强周边生态的提升,包括整个园区公共设施的提升。
来源:三水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