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查看: 252|回复: 0

成年人的难,只能自渡。

[复制链接]

0

鲜花

813

帖子

1790

积分

铜鱼

钓鱼达人

Rank: 4

发表于 2021-2-2 07:29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看到没?微博热搜上,那个39岁的男人已经住进养老院了,我真是太羡慕了!”
         被数亿网友推上热搜的程序员古先生,的确被不少网友实名羡慕。古先生39岁便已入住养老院,不仅逃离了社畜压力,还提前过上了朝6晚9的退休生活,这般悠闲自在,是许许多多在现实生活中疲于奔命的成年人可望而不可求的。许多与古先生年纪相仿的人,早已记不清上一次轻轻松松下几盘棋,无忧无虑晒晒太阳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无处不在的艰辛,让每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都如履薄冰,满身疲惫。
         常听人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的确,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辛酸与无奈,每一个强打精神的清晨,每一个盛满不堪的夜晚,我们都背负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压力与期盼,默默行走,不敢放弃。我们一路摸爬滚打,咬牙坚持,不曾喊疼。
        39岁的程序员,在疾病与失业的双重打击下入住养老院,这是一个成年人直面艰难后的自渡,裹挟着无法言说的心酸与无奈。中年人的背后,是无力的孤独感!传闻中39岁的程序员一样的是单身成年人,如今被称作“空巢青年”。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关于“空巢青年”的自嘲:“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网购,五谷不分。”甚至有网友戏言:“单身成年人,除了没人疼,全身哪儿都疼。”
        张爱玲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每个人都在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量,无人体会,无法倾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中国未婚人口约为2.5亿,其中约有7700万人是独居状态,而20—39岁的独居青壮年人数接近2000万。“空巢青年”的背后,是生活重压下的被迫成长,看似洒脱的单身生活,却充斥着浓浓的孤独。
        前段时间,一位女孩在出租车里痛哭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视频中,女孩哭着说:“今天我过生日,就联通和银行给我发了个信息,祝我生日快乐。”这些在孤独中承受压力的“空巢青年”,只是硬币的一面,而另一面,同样有个形象又心酸的称呼,叫“中年夹心层”。知乎上曾有人问:“为什么很多人下班回家,总是要在车里坐一会儿再上楼?”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打开车门,我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是看到一堆还款账单也要笑着说没事儿的男人。留在车里,我想当一会儿自己,抽根烟,发会儿呆,或者喊几声,偷偷抹掉几滴泪。”
       还记得电视剧《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里的张长弓吗?失业、负债、找工作四处碰壁,风餐露宿奋斗两年,妻子又因操劳患病。生活几番大起大落,这个独自躲起来崩溃大哭的成年人,却在妻子与孩子面前,扮演着无可挑剔的丈夫和父亲。是啊,这就是成年人的担当,独自撑着伞,在风雨之中呵护着身边的每个家人。季羡林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我们在这十丈红尘艰难行走,承担每一次挫败,承受每一次打击,告别天真,告别脆弱,然后,让自己越来越强大。村上春树写过这样一段话:“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会。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地沉积在心里。”目光所及之处,你会发现,每个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有雪花沉积,没人能够躲避,无人能够幸免。成年人的孤独,是悲哀,却也是人生常态。成年人的世界,再无年少轻狂。
       《奇葩说》的最近有期辩题很扎心:“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正方辩手傅首尔在节目中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今天我们的辩题里,有三个闪闪发光的大字,叫‘成年人’。我们羡慕孩子,我们想像孩子一样想哭就哭,但是别忘了,正是有无数成年人藏起崩溃,我们的孩子才能想哭就哭。” 网络上曾有一个流行词,叫“懂事崩”。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成年人的情绪崩溃无法随心所欲,不能当众示弱,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能在确保第二天能够休息的深夜里独自崩溃。很懂事,也很无奈。是啊,很懂事,也很无奈。在节目中,90后正方辩手严文凯说道:
“成年人和小孩的区别在于,成年人是要背负责任的,而责任不会因为情绪的崩溃突然中止。”前不久,网民票选出了2020人生十大遗憾之事排行榜,其中一条赫然写到:“家庭、子女、工作缠身,再无年少轻狂。”
      每个成年人都早已抛开了天真浪漫,告别了年少轻狂。我们学会了隐忍,更懂得了隐藏。
我们用自己的艰辛,守护着家人的岁月静好,这是责任,是担当,更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成长。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小女孩马蒂尔德问:“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里昂回答:“总是如此。”的确,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过得很辛苦,很委屈。我们不得不用尽毕生的力量抵御挫折。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晚上十点,小区大门旁,一位成年男子坐在地上掩面痛哭。门卫走过去,默默递过一包纸巾,拍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男子擦干眼泪,拿起响了许久的电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没听到,快到家了,好,好。”
        有位网友的留言给我印象极深,他说:
“如果你在半夜里见过放声大哭的人,见过颓废坐在墙角的人,见过打电话给远方的家人,见过一边流泪一边笑着说没事的人…… 我想我能做到的是不打扰,因为成年人的崩溃,是不能旁观的。”每个人的艰难,旁人都无法感同身受,但每个在压力下顽强跋涉的普通人,都值得被祝福。
         曾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天不遂人愿,是世间常态。”我们无从选择,唯一能做的,是成全自己,走出困境。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讲道: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豆瓣上有网友分享过一段经历:
在一次毫无预兆的人事变动下,他的职位被新来的同事取代,领导安排的新岗位,待遇大不如前,且要经常出差。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干脆辞职,要么忍了。回家的路上,恰巧遇到曾经关系极好的大学同学,他正想找人聊聊,但同学似乎很忙,对他说:“有什么事,要不改天?”他笑着说:“没事儿,好久不见,就是和你打个招呼。”他想回到家和妻子商量,刚推开门,便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婴儿啼哭声。妻子埋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怎么才回来,孩子不舒服,快过来帮我一把。”从医院回来,已经是凌晨。孩子终于沉沉睡去,妻子守在床侧和衣而眠。他走到阳台,点燃了一根烟,欣赏了人生中最完整的一次日出。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段台词:“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你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是的,人生越苦,越要自己挺过去,一面崩溃一面自愈,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奋力挣扎,不敢放弃。我们历尽坎坷,讨好生活。
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充满希望,无论多难,我们心中有爱、有期待,更有未来。
       在几米的漫画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掉入井中,最深的绝望时,却低头看到了满满的星光。”原来,这些美好的光芒,便是我们始终热爱着生活的理由。
       当面对别人提前“享福”,满屏羡慕 ,其实谁都知道: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本文转发自“车来了”推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