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
骗子们铆足了劲“冲业绩”
也想过个“肥年”
不少市民就因为急用钱
被骗子抓住机会
贷款不成反被骗!
01
接到陌生来电办贷款,被骗6万元
佛山的小天是个体户老板,刷短视频时看到“还X”APP可以贷款,下载APP填写资料后,系统却拒绝通过其贷款申请。 就在这时,小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平安银行”的,可以帮其申请贷款。急需用钱的小天便添加了对方微信并申请了20万元贷款。
随后,对方以验资、刷流水为由,要求小天转账,前后一共转了6万元。直到对方再以其它理由要求转账时,小天才意识到被骗,于是马上报警。
02
欲贷款2万,反被骗5万余元
近日,小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问其需不需要办理贷款,正为结婚资金发愁的小周立即添加了对方微信,并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平安i贷”APP,申请了20000元的贷款额度。
第二天,对方让其签订贷款合同并称已经放款,但需要先转800元开通会员才能提现。
(▲贷款合同界面)
小周转了800元后还是无法提现,对方连续两次以账户冻结需提交解冻费为由,又让小周转了26000元。
对方继续以同样的理由要求其转账,小周开始怀疑并称要报警,对方却以之前签订的贷款合同恐吓小周,称如果不继续转账,不但之前转的钱拿不回去,还会去法院起诉小周。
小周听后顿时十分害怕,只能按对方要求转了24000元,却还是无法提现。最后,对方又以信用分不够为由,要求小周再转30000元,直到此时,小周终于醒悟,马上报警。
类似以上的案例还有很多
骗子利用受害者的心理漏洞
精心设局,让人防不胜防
万变不离其宗
蜀黍教你完美拆解
骗子的重重套路
受骗过程分解
①受害者通过QQ、微信、手机短信、手机电话、网站网页等途径接触到“无抵押、免担保、放款快”等具有诱惑性的网络贷款广告;
受害者由于急需资金周转,又怕麻烦或是贪小便宜,便与骗子联系;
②骗子冒用知名贷款公司,搭建山寨APP或网页,获取受害者信任,受害者看到APP名称以为是正规贷款公司,便按骗子提供的链接或二维码进行下载注册;
③当受害者发现平台无法提现时,骗子一步步诱骗其缴纳所谓的保险费、首月利息、履约费、保证金、担保费、放款费、公证费、抵押金等,甚至还被要求验资。
(▲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
受害者察觉异常要求退还费用时,又被骗子恐吓继续转账。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在官网、正规应用商场下载贷款APP;不要轻信陌生来源的网络贷款信息,更不要点击对方发来的二维码、链接;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更不能轻易给对方转款或提供验证码。
记住,放款前
以任何名头收费的“贷款”
都!是!骗!局!
来源:三水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