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夜饭,压岁钱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
我还记得小时候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妈妈就会带我去街上买衣服。春节前几天,我就会催妈妈把新衣服烫好放在衣柜里,然后每天都打开衣柜看一眼。心里默默的想着,再过几天就可以穿新衣服了。
春节来临之际,女士们又列出了家庭主要成员的购衣清单。然而,不同年龄的三水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购衣方式和习惯。
今天,容许我以土生土长95后都市丽人的角度,带大家回顾90年代至今,三水人购衣方式的变化。
过去的国营商场 曾经的唯一选择
90年代初,我还没出生。不过从我爸妈口中得出,当时三水的国营商店没有几家,他们常去的有当时的西南商场,文锋东路的国营环球商场,文锋中路华侨友谊商场。但买商品主要还是去西南商场。一到节假日,商店里更是人满为患。
文锋东路的国营环球商场 (图源:三水发布)
文锋中路华侨友谊商场 (图源:三水发布)
聊起来,我爸还跟我说:“我当年就是在西南商场买了一双全场最贵的球鞋送给你妈,所以香港回归那年我家户口本才多了两个人的名字。
90年代西南商场 (图源:三水发布)
小升初,初升高 学生党的潮买圣地
“流行前线之三水分舵” “本地人砍价实战基地”
“夏天无空调又焗热” “公厕又旧阵味又臭”
“100蚊够买衫裤鞋袜” “揽实个荷包提防小偷”
没错,它就是金花银花。
2008年,我还是一个在读小学生,在经验值为levle.99的购物老手引领下,我开启了认识砍价的第一道门。
讨价还价的常规套路:原价直接砍半再减半,老板摇头转身走。再过三秒,两声靓女,迅速装袋衣到手。
直至读初中,叛逆期的青少年的周末,不是约闺蜜去喝奶茶就是去为早恋对象买牛仔裤。
真回力假匡威,都能在这里淘到。每次提着这些战利品回家,我都会主动地给父母展示。藉炫耀砍价技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上了高中,我的购物场所从金花银花转移到了潮立方。
关于潮立方的初始记忆,其实是在2012年。里面的环境有些许昏暗,但衣服样式多、款式新。
最重要是,全场店主的人设,基本上是时尚漂亮且个性。
何为时尚漂亮,在新浪微博刚流行之际,部分店主经常会在上面晒她们的上新日常,默默吸粉。故此,她们也算是早期网红了。
(图源:网络)
何为个性,店铺内上架的都是当季新品,不过所售商品绝不二价(换季除外)。佛系营业,店主习惯性外出,如需购物最好电联。
所以,当年的我对潮立方简直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能一睹网红,恨是因为我买不起。
商场环境再升级 娱乐购物一体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三水人的眼界变得开阔,穿衣重品味,购物讲究环境好。
不仅如此,三水的商圈这些年来也不断变化,老商圈讲究人气,新商圈力求时尚。
三水广场,恒福广场,万达广场,新动力广场均是三水市民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以纯、海澜之家、H&M、优衣库等知名服装连锁品牌先后进驻,让大家又多了一个出门买衣服的选择。
逛商场网上购 “剁手”消费新模式
现在逛商场的一些品牌专柜,看上一件外套我会现穿先试。虽然导购姐姐力荐,但我一般都不为所动,道谢后转身离开。皆因我到实体店主要是看看上身的效果和价格。
秉着打工人不能跟钱包过意不去的原则,剁手买衣服首先得和电商平台比价,哪里便宜在哪买。遇到网上旗舰店搞活动,或者节日大促,还有满减优惠,四舍五入不花钱..
综上所述,我现在买衣服多半是网购。毕竟,实体店有的网上有,实体店没有的网上也有。打折力度有时比实体店更大,还有很多原创品牌,买回来自己搭配,出门才不容易撞衫。
20C90S-21C20S
“从金花银花,西影步行街还有后来的各大广场,我也算是伴着三水商场的变迁一起长大的”
现在,三水大品牌的服饰不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不同类型的服饰品牌进驻三水。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扶持本土商户,助其创新发展,共同优化本土的购物环境,为市民提供更优的购衣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拍摄:胡萝卜、叉烧强 撰文:胡萝卜 编辑:胡萝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