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时8个月设计改造建设,全区32间预防接种单位高标准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并于10月28日完成验收。空间小、环境简陋、排队难、疫苗保存不当等问题将不复存在。
市民正在开放式登记窗口进行疫苗接种登记。/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摄。
空间小、境简陋、排队难是不少市民对接种门诊的固有印象。完成建设后的各接种门诊统一设有咨询登记室、候诊区、接种室、留观区、冷链区等。咨询登记室设置为开放式对外窗口。候诊区和留观区配备足量座椅,让受种对象从原先“站着排队”,变成“坐着候诊”,体现人性化服务。
统一橙色椅的留观区。/部门供图
统一苹果绿椅的候诊区。/部门供图
接种区改设为独立接种单元格,一改既往的拥挤、混乱,如今的接种环境变得宽敞、明亮,有效避免接种时相互干扰。冷链区不仅配备后补式冷库,保障疫苗存放需求,而且配备有温度监测设备和系统,保障疫苗储存温度。此外,还配备扫码设备,保障每支疫苗从出厂、配送、储存和接种等各环节均可追溯。
后补式冷库。/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摄
目前,全区32间预防接种单位的标准化建设(包括9间预防接种门诊,8间产科预防接种门诊、14间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和1间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均验收合格,除南山镇卫生院产科接种门诊、妇幼保健院与云东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妇幼保健院成人接种门诊共4个新建的门诊计划于11月上旬启用,其余各类接种门诊均已投入使用。
接种单元格。/部门供图
智能接种台。/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摄
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改造项目作为2020年三水区十项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三水区全方位提升疫苗使用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水平,使全区预防接种更加规范有序,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预防接种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得到充分提升,不同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公众健康更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全面维护。
三水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将进一步严格规范疫苗接种工作流程,更好地满足日后全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疫苗接种服务需求,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安全和服务质量,守住疫苗质量及预防接种工作安全底线,践行好每一步预防接种工作。
文 | 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 通讯员三卫宣 编辑 | 吕小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