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查看: 3721|回复: 13

胖墩墩头尖尖,超可爱!这些标志建筑承载了老三水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在如今中山西路、北江大堤边,错落的民居间有四座圆柱形尖顶、外墙略显斑驳的建筑特别显眼。年轻人大多觉得它们圆柱形的“身体”胖墩墩,头上一顶尖尖的“帽子”,长得十分“憨厚”,老三水人都知道,那是三水的粮仓,是过去人们交售粮食的地方。三水其他镇街也还完好保存了不少类似的粮仓,虽然建筑形状不尽相同,却都承载了三水人的一段集体回忆。


f35969e90d6ddc914de294ea89eec4ca.jpg
矗立在三水民居中的粮仓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推行征收公粮、代购商品粮,各地按照要求交售公粮、余粮和三超粮。因此,粮食储量急剧增加,极具时代特色的粮仓便陆续建起来了。

352d6d79fffb4d231bde73d3ffafa65c.jpg
cdd1b47b41e99fb030a59393748214f0.jpg 承载着一代三水人集体记忆的粮仓

20世纪50年代初,三水的储粮以公粮为主,储粮仓库多为征、借、租来的祠堂、庙宇、民房和店铺。但是,这些祠堂、民房不能满足储粮防潮、气密、隔热、防洪等要求,也难以避免虫害、鼠害。1955年7月,各地相继成立粮食管理所后,粮仓建造也逐渐加快。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水绝大多数原本征、借用于储粮的祠堂、庙宇、民房和店铺都已退还,逐渐改用专门的粮仓储粮。1985年,三水全县共有粮仓112座。为了方便农户交粮,当时三水全县11个镇共设有18个收粮点,每个收粮点都建有粮仓储粮,大多分布在交通沿线,并建有粮食加工厂,以便于粮食进出仓作业。这些粮仓各有其特点和长处,有四四方方一层楼高的“平房仓”,有参照苏联粮仓图纸修建的“苏式仓”,有圆柱形尖顶的“砖圆仓”,还有粮食也要“上楼”的“楼房仓”。

fe58efcd5b63ce8c98b67dc23d0bb359.jpg 位于芦苞的三水苏式仓
过去,每年到交售粮食的时候,粮仓周边都会十分热闹,场面十分壮观。由生产队统一交售粮食时,生产队一般会雇车将粮食运到收粮点。包产到户后,交售粮食便由农户自行负责。每到交售粮食的日子,农户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板车或手扶拖拉机甚至小艇等将粮食运到收粮点,粮仓门口往往排起长龙,堆满稻谷。农户交售的粮食要满足“干、饱、净、无虫”几个要求,以确保粮食进粮仓后能妥善储藏。因此,粮仓前一般有晒坪、风柜、筛子等,交售的稻谷要用风柜、筛子等筛选过,剔除砂石、杂物等,确保粮食饱满、干净,晒得不够干的稻谷还得在晒坪上晾晒干才能进仓。因此,每到交售粮食的时候,人们有时甚至要从早上持续忙碌到晚上十一二点。

4514d66d2f43244bce55f1bbb15cabc1.jpg 过去农民用手扶拖拉机运粮、交粮的场景

512f2e452e89edcd22992d869424b590.jpg 三水水路交通便利,且节省人力,农民用禾艇将粮食运至粮站交售

当时,三水县是产粮大县,粮食除自给外大部分调往销区,调出的粮食以稻谷、大米为主,调往广州、佛山和顺德的最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粮仓储粮压力,收购的粮食除了储存在粮仓,还采用“随收随调”的方式,一边收粮一边直调到销区。农户交售的粮食有部分不储存进三水的粮仓,而是按照上级指标要求,直接运到广州、佛山和顺德三大销区。这样一来,交售粮食的农户不需要慢慢排队将粮食搬进粮仓,收粮点也可以节省储存粮食的成本。粮食进入仓库后,如何妥善储藏,确保不出现霉变、虫害等便成了重中之重。
当时,粮仓的储粮以稻谷为主。南方多潮热,稻谷如果不能保持干燥、低温储藏,很容易滋生一种叫“谷牛”的虫害。因此,粮食进仓后,粮仓的门窗在高温高湿时都会加上薄膜密封,以确保粮仓内干燥隔热。此外,粮仓还会进行“熏蒸杀虫”:人工在粮面放置化学药物或是用管道将药物埋藏到粮堆中,熏蒸数日,以消杀“谷牛”虫害。
此外,新建的粮仓不仅能有效隔绝鼠害,气密性和防潮隔热设备也比过去大大增强,能更好地保证粮仓内干燥通风,避免粮食遭遇霉变。
1993年5月,为了运送粮食,节省费用开支,保证粮食安全,三水还专门开通了铁路粮食专用线,直通到三水粮食储备库。

009a8aaabd53b75160a281c2343ea845.jpg 三水粮食专用线通车
由于保粮成绩显著,1954年,三水县粮食局获得“佛山专区保粮红旗单位”称号。1956年,省授予三水县广东省第一个“保粮无霉县”荣誉。1960年,商业部授予三水县全国第一个“保粮无霉县”荣誉。1965年,三水县被评为“保管粮食四无县”(粮食“四无”是指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

cacdb8cdce6350fb67312e8dd636f764.jpg
白坭创意良仓(梁宇聪 摄)

如今,三水的粮仓建设规格越来越高,保粮措施也越来越科学环保。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的部分粮仓如今还在使用,如范湖、芦苞以及南边的砖圆仓,如今还用于储存量小的稻谷品种。分布在青岐、六和、大塘等地的砖圆仓已不作粮仓使用,而白坭的粮仓则被改造成集创意、商务、文化、旅游、生活于一体的“创意良仓”,成为西江边上一道美丽风景线。


来源:佛山新闻网、三水区档案局
图片:李东、梁宇聪、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统计)
编辑:朱广晖
审校:陈文钰、利莉、李细妹
猪柳蛋微信号.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鲜花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神鱼

Rank: 10Rank: 10Rank: 10

发表于 2020-9-6 23:01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做食街,做夜市一流,不知道政府征收未?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686

帖子

1089

积分

铜鱼

Rank: 4

发表于 2020-9-6 16:31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火车头果张相,我见到棉纺厂d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鲜花

3万

帖子

7913

积分

金鱼

Rank: 8Rank: 8

原创摄手三水荣誉市民原创写手论坛贡献热心宣传论坛元老顾问团专家旅游达人美食达人神回复

发表于 2020-9-6 16:52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想当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253

帖子

1353

积分

铜鱼

Rank: 4

发表于 2020-9-6 17:59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小时候还跟爸去过交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1066

帖子

5245

积分

金鱼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9-6 23:13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曾经我也坐过老豆的拖拉机入交过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519

帖子

2822

积分

铜鱼

Rank: 4

QQ
发表于 2020-9-7 08:54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飞利浦 发表于 2020-9-6 23:13
曾经我也坐过老豆的拖拉机入交过粮。

你就好有拖拉机坐,我老豆拉大板车,我老母带上我两兄妹系后面推,推得咁辛苦就是为了想跟着出去趁墟吃碗猪红粥,个时的日子苦啊,遇着台风天把水稻吹低,水稻未熟就抢手,加上有稻飞風就好惨,交了公粮几乎不够米自己吃,记得个时我两兄妹交学费都是买了谷才有钱读书,家里经常不够米,妈妈总是踩着单车去舅父度借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1066

帖子

5245

积分

金鱼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9-7 09:01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为爱而来 发表于 2020-9-7 08:54
你就好有拖拉机坐,我老豆拉大板车,我老母带上我两兄妹系后面推,推得咁辛苦就是为了想跟着出去趁墟吃碗 ...

个阵应该都好多拖拉机排队去交粮了吧,反正我就坐系D一袋袋谷既上面跟住老豆一齐去交粮,觉得好好玩,大家都系从以前艰苦的日子过来的,心有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519

帖子

2822

积分

铜鱼

Rank: 4

QQ
发表于 2020-9-7 09:16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飞利浦 发表于 2020-9-7 09:01
个阵应该都好多拖拉机排队去交粮了吧,反正我就坐系D一袋袋谷既上面跟住老豆一齐去交粮,觉得好好玩,大 ...

我们村上只有两部拖拉机,我记得个时基本上都是大板车拉去的,因为都是人力拉去,交粮的时候都是同村几个一起约好去交,大家互相帮忙抬上抬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5336

帖子

7564

积分

金鱼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9-7 10:07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一情景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所以改革开放好,省省都可以有外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