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楼主: 辉琳

[老照片] 再谈约翰·汤姆逊三水照片的内容及拍摄地点

[复制链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与麦国培先生商榷

       近日,麦国培先生在朋友圈发表一篇短文,如下:


广东南宋古村——三水社滘村


       社滘古村约建于1230年,至今已经有近800年历史。
       1869年底,约翰.汤姆森从广州溯北江而上,经佛山~西南~黄塘~社滘~芦苞~清远……。
       社滘古村优美的风景,纯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吸引了这位世界级摄影大师的目光。他在社滘村按下了快门,拍摄了今佛山地区的第一张照片,并刊印成书,而且洛阳纸贵,大量翻印,成为三水在世界舞台的一道亮丽名片,也是三水旅游资源的深厚底蕴依据。
       近日,一群热心岭南文化的年轻人,远赴三水社滘村,寻找约翰.汤姆森的足迹。航拍下社滘古村影像,并找到了多块尘封的清末旗杆石(记录科考的功名石),可见社滘古村人杰地灵。
       而有意思的是,约翰.汤姆森所拍照片中就包含了这些旗杆石,这些百年古物,至今还散落在社滘古村中,静静地诉说着古村的辉煌历史。
       三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值得有心人去挖掘、保护、抢救与传承。


       对这篇短文,我想发表几点商榷意见:
       1. 汤姆逊游北江的时间,我认为不是1869年“年底”,而是1870年夏秋之间。
       2. 说汤姆逊“经佛山~西南~黄塘~社滘”,“黄塘”应指黄塘墟,离社滘较远。汤姆逊那张照片《通往黄塘村之路》,看起来摄于村口,一条小路通向村里——有旗杆的地方。如果照片摄于社滘村口,不远处的村子也是社滘村啊,难道当时社滘村也叫黄塘村吗?
       3. “社滘古村优美的风景,纯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吸引了这位世界级摄影大师的目光”,难道汤姆逊功课做得那么足,对社滘村了解那么深,是有目的地奔社滘村去的?我认为没有这个可能,汤姆逊游北江边的村子完全是随意的。
       4. 《通往黄塘村之路》这张照片最初发表于汤姆逊1870年在香港出版的《北江风光》一书。此书的照片是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因而成本高,印数有限,迄今全世界只存两三本,何来“洛阳纸贵,大量翻印”?完全是凭空想象。后来转为版画发表在法国《世界之旅》杂志上,也没听说这期杂志因为这幅画而“洛阳纸贵,大量翻印”呀!
       5. 1875年法国《世界之旅》杂志发表汤姆逊的《中国之旅》一文,《北江风光》中的大部分照片被转为版画作为插图,而且在制作版画的过程中,都加进了一些原照片没有的人物。例如《通往黄塘村之路》,原照片中路边放着两个陶罐,变成了两个人共提一个陶罐。麦先生认为是“对当时场景进行了修复”,即还原了汤姆逊最初看到的景象。结合其他插图的情况看,可以知道这个“大胆的猜测”没有根据,是一种错误的解读。

微信图片_20201023115412.jpg




172617gfyy9fnty0v1tzvw.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麦国培先生新近发表《根在岭南(10)年度最满意收获——百年三水城旧影》一文,仍坚持认为约翰·汤姆逊的三水照片1869年摄于黄塘圩社滘村(见文章截图)。

      关于照片拍摄时间,一般认为摄于1870年而不是1869年。这个问题不多谈,着重谈谈拍摄地点。

      据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早在1888年时,社滘村就隶属于当时的保安局(黄塘圩),从那时起,社滘人就是名副其实的‘黄塘人’。”那就是说,汤姆逊游北江的1870年,社滘村还未隶属于保安局(黄塘圩),社滘人还不是名副其实的“黄塘人”。因此,即使照片摄于社滘村,也不能说是“黄塘圩社滘村”。

      这幅照片的标题是“ROAD TO THE VILLAGE OF WONG TONG”,即“通往黄塘村的路”。黄塘村应指黄塘圩或其周围的村庄,汤姆逊在解说照片时说从照片中央的狭窄小路可以到达(可能就是指照片中有旗杆的地方),这说明拍摄地点离黄塘村不太远。当然,从社滘村的某条小路也可以通向黄塘村,但社滘村离黄塘村较远(见下图),一般不会把村口的一条路称为“通向黄塘村的路”,犹如不会把粤北某山村的一条路称为“通向黄塘村的路”,尽管从这条路也可以到达三水的黄塘村。

      作为汤姆逊照片的爱好者,很希望弄清楚其每幅照片的拍摄地点。但这个拍摄地点的认定要有充分的根据,而不能主观臆想。

      至于我的观点和论证,请看本帖。





174621k1ohvvnysyut2tmi.jpg
174702e9yjo3sums7y77p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约翰·汤姆逊三水照片中的酱油埕
著名邮史专家、文物收藏家麦国培先生最近从广西梧州购得一只清末民初三水“汇源”酱园生产的酱油埕(图1),为此发表《酱油是如何打到欧洲的?》一文。文中提到汤姆逊的三水照片:
“有意思的是,佛山历史上第一张照片——1969年三水黄塘社滘古村影像中,就有这种埕。随着英格兰摄影大师约翰·汤姆森把这张照片出版及大量钢板翻印后,这个摆在C位的‘埕’影像就深入到欧洲各地,成为意外的焦点。”(图2)
对这段话,我有几点评论:
一、汤姆逊的三水照片《通往黄塘村的小路》的拍摄时间,一般认为是1870年;说拍摄地点是麦先生的家乡社滘村缺乏根据,我认为是在当时的黄塘圩附近,即现今三水区乐平镇保安村下属的某个自然村。
二、麦先生所附的并非汤姆逊的原照片(原照片见图3),而是法国《世界之旅》杂志1875年总29期根据原照片绘制的铜版画插图(图5)。原照片中是两个坛子,有两根竹竿插入坛口(设一大于坛口机关),竹竿上端连着一根扁担,明显是一人担着两个坛子(见图4局部图)。而插图是两个人共同提着一个坛子,与原照片明显不符,是绘图者的主观臆想(多幅插图有此情况)。从麦先生购回的酱油埕看,这种坛子似乎无法两人提着走路。麦先生之所以用插图而不用照片,原因可能是其拥有该杂志这一页的原件(图5是我根据根据麦先生的原件翻拍的),珍爱自己的藏品所致;同时麦先生还认为插图“对当时场景进行了修复”,即还原了汤姆逊最初看到的景象结合照片看,没有这种可能。
三、汤姆逊的这幅照片最初发表于1870年香港出版的《北江风景》一书,由于书中照片是用原版照片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图7为原书所贴照片和说明文字),因此印数极少,影响十分有限。插图中的坛子非照片中的坛子,《世界之旅》杂志用法文在法国出版,印数有一定的限度,说“随着英格兰摄影大师约翰·汤姆森把这张照片出版及大量钢板翻印后,这个摆在C位的‘埕’影像就深入到欧洲各地,成为意外的焦点”,意为三水酱油埕从此走向欧洲,这说法未免太夸张了吧?
    热爱家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作文论事必须实事求是!

192542t3m36m1q4yeh1mwx.jpg
图1

192610dvbt2yunhgqz28jy.jpg
图2

294 Kwangtung province, China. Photograph by John Thomson, 1870._副本.jpg
图3

294 Kwangtung province, China. Photograph by John Thomson, 1870.麦国培文截图 对照.jpg
图4

371 IMG_5276_副本.jpg
图5

371 IMG_5276_副本 部分.jpg
图6

合3.jpg
图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N次谈约翰·汤姆逊的三水照片:其内容与拍摄地点


  近日看到三水著名收藏家和文史专家麦国培先生在其“华邮网”发表的一篇新文章:《文武双全社滘村》。麦先生是主张约翰·汤姆逊《通往黄塘村的路》这张照片摄于他老家——今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黄塘村委会社滘村的。这篇文章主要谈“古村散落各处的科举旗杆石”,认为这些旗杆石可以证明汤姆逊的照片摄于社滘村。这确实是有力的证据,因为汤姆逊的照片中确实有两座旗杆石,其中有一座还竖着高高的旗杆(图3)。但社滘村有旗杆石不能简单地认为汤姆逊的照片即摄于社滘村。还要进行具体周密的论证。
  麦先生说;“照片中的两块旗杆(石)则至今屹立在古村之中,静静地诉说着古村人文辉煌。这是两块道光年间的科举功名石(旗杆石),一块是道光辛卯年(1831年)钱维章所立,另一块则是道光丙午年(1846年)麦寿嵩、麦乔嵩兄弟登科时所立。”
      您怎么知道现存的这两块旗杆石就是照片中的两块呢?钱维章所立的旗杆石理应在钱氏宗祠前,麦寿嵩、麦乔嵩所立的旗杆石理应在麦氏宗祠前,您说照片中的宗祠(被树木遮挡看不清楚)是钱氏宗祠还是麦氏宗祠呢(如果照片摄于社滘村,熟悉社滘村的人是大致可以辨认出照片摄于什么位置以及照片中的宗祠是哪家宗祠的),怎么两个姓氏的旗杆石会立在一起呢?
      而且凭旗杆石认定汤姆逊的照片摄于社滘村还有一个大前提:汤姆逊可能的拍摄地点只有社滘村有旗杆石,别的地方都没有。比如说,我和一些朋友认为汤姆逊的照片摄于黄塘圩附近某个村子(今属乐平镇保安村委会)的村口,这些村子在清代就没有人取得功名、立过旗杆石吗?(请保安村委会的有关人士了解一下。)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汤姆逊说的黄塘村就是指社滘村吗?
       汤姆逊的照片标题“ROAD TO THE VILLAGE OF WONG TONG”,“通往黄塘村的路”;他说“从照片中央的狭窄小路可以到达”黄塘村。汤姆逊所说的黄塘村应该就是有旗杆石的地方。如果认为汤姆逊的照片摄于社滘村,难道社滘村当时也叫黄塘村吗?
  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早在1888年时,社滘村就隶属于当时的保安局(黄塘圩),从那时起,社滘人就是名副其实的‘黄塘人’。”那就是说,汤姆逊游北江的1870年,社滘村还未隶属于保安局(黄塘圩),社滘人还不是名副其实的“黄塘人”,社滘村也就不能叫“黄塘村”吧?
      除了上述问题,《文武双全社滘村》一文对汤姆逊照片细节的理解和照片的传播和影响力的表述等等也存在一些不妥之处。
文章说:“这张看似平常岭南乡村景像的古照片中,却饱含了‘渔樵耕读’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信息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1.榕树代表百子千孙;2.竹子代表节节高升;3.水塘寓意风生水起及渔耕;4.科举旗杆石则意味着这里崇文尚武、人杰地灵;5.柴代表樵夫;6.躲藏在后边的农夫与农具代表耕作,农耕社会最重要的‘渔樵耕读’尽在其中。”(见图6
  姑且不说照片蕴含的这些意义是否牵强附会,单是对照片细节的理解就存在偏差。6”所指的一对坛子是什么“农具”?(图4)“5”所指的明明是甘蔗(汤姆逊在照片说明中说得很清楚:一个卖甘蔗的小贩,把甘蔗留在树下。见图5),哪是什么“柴”呢?
  文章又说;早在1869年(同治八年)底,世界著名摄影大师英国人约翰·汤姆森到达社滘古村,被美丽的三水风光吸引,在这条古村拍下了今佛山地区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并于1870年-1874年间发表、出版,一经推出,洛阳纸贵,被大量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热度至今不减。”
  汤姆逊游北江拍摄三水照片的时间是1870年,不是1869年。同年在香港出版照片集《北江风景》,黄塘村的照片是14幅中的一幅(图2)。此书照片不是印刷的,而是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因此成本高,印数少,迄今存世只有几本,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而且黄塘村的照片只见于此书,未见于别的书刊或相册。直到前些年维尔康姆图书馆公布了根据汤姆逊底片扫描出来的照片,我们才又见到它(这幅照片的底片编号为294号,见图1)。1875年,法国《环游世界》杂志发表汤姆逊中国游记时,将这幅和其他几幅北江照片制成版画作为插图发表。该杂志印数有其规定,何曾因为这张照片(版画)而增加印数!哪来的“一经推出,洛阳纸贵”?此版画(不是原照片)后来有一些书刊引用,但没证据表明“被大量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热度至今不减”。热爱家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虚张声势,把摄于家乡(三水,不一定是社滘村)的一幅照片吹捧得如此神奇吧?

图1 根据原底片扫描的大图

图1 根据原底片扫描的大图
1 根据底片扫描的大图


图2 《北江风景》发表的照片

图2 《北江风景》发表的照片
2 《北江风景》发表的照片

图3 图1的局部,可见旗杆石

图3 图1的局部,可见旗杆石
3 1的局部,可见两座旗杆石

图4 图1的局部,两个坛子是农具吗?

图4 图1的局部,两个坛子是农具吗?
4 1的局部,两个坛子是农具吗?

图5 图1的局部,是两捆甘蔗,不是柴

图5 图1的局部,是两捆甘蔗,不是柴
5 1的局部,是两捆甘蔗,不是柴。

图6 麦先生的照片解读图

图6 麦先生的照片解读图
6 麦先生的照片解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tmj999 发表于 2020-6-19 12:43
合理推测!位置肯定是旧路入黄塘旧墟,几个村都有古老大榕树,过几天去拍照对比一下!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大 ...

请问:黄塘旧墟附近几个村子里有过旗杆石吗?老照片中有旗杆石和旗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幅摄影版画是汤姆逊自己创作的?进行了“场景复原”?


       著名收藏家和文史专家麦国培先生认为约翰·汤姆逊的《通往黄塘村的路》这幅照片摄于其家乡三水区乐平镇黄塘村委会社滘村(其实存在争议),还将有关图片制成明信片(图1),准备赠送给在他一篇文章后留言的读者(图2)。这是大好事。不过明信片中两个低级知识错误也将随之流布四方。
       他在汤姆逊照片的摄影版画旁解释说:“约翰·汤姆森把拍摄的社滘村照片进行了场景复原和创作,1875年以版画形式刊印在法文《环球旅行》一书上。”(图3)
       首先说所谓“场景复原”。麦先生的意思是,汤姆逊刚到村口时,看见的是两个人提着一只坛子,他们看到汤姆逊一行吓坏了,放下坛子跑了。从汤姆逊照片看,情况并非如此。如果要“复原”场景的话, 应该是一个人用扁担挑着两个坛子(图4)。
       其次关于版画的作者。版画并非汤姆逊本人创作,而是法国《环球旅游》杂志的画家绘制的,每幅画下面都注明了版画绘制者(图5-图9)。这些画家未必见过汤姆逊,不可能知道汤姆逊拍摄前后的情况,只是按汤姆逊的照片绘图,绘制过程中有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对原照片做一些改动或增添一些甚至很多内容。汤姆逊这幅照片和其他几幅照片版画的绘制者叫韦伯(图下注明Dessin de Th. Weber)。他在汤姆逊这几幅摄影版画中都增加了一些人物,在我看来都有画蛇添足之嫌,与“场景复原”根本扯不上关系。
       不要传播错误知识啊!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jpg

图1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 赠送.jpg

图2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jpg

图3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1 Kwangtung province, China. Photograph by John Tho.jpg

图4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2 Dessin de Th. Weber. 韦伯绘制.jpg

图5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3.jpg

图6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4.jpg

图7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5.jpg

图8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6.jpg

图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约翰·汤姆逊《十载游记》中有关拍摄三水照片的记述


       1870年,我在三名香港外侨的陪同下,游历了广州珠江的支流北江。……
       到了三水我们转进北江,也同时进入一个诗情画意的区域,有些地方甚至颇有苏格兰低地大麦田收割前的味道。在右岸边上距离芦苞镇不远的黄塘村停下来之后,我开始准备拍照。我本来打算拍下一群正在打水聊天的老妇人,没想到她们一看到我把仪器对准她们的村庄,立刻慌张逃开四处散布消息说洋人又回来了,正准备轰炸村落。不久,从村里走出几名代表人物,带头的是年高德劭的族长,我向他们解释说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想拍张照片罢了。他便热情地招待我们到他家里去,在我们面前摆满了插和糕点。……

       此书说得很清楚,汤姆逊游北江拍三水照片的时间是1870年,不是1869年!
       此书出版于1875年,序言写于1874年11月,离事件发生的时间4年左右,记忆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汤姆逊说得很清楚,他拍摄的地方是黄塘村。1870年的黄塘村是哪里?社滘村当时叫黄塘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约翰·汤姆逊三水照片:摄于“黄塘堡社滘村”?


       麦国培先生近日发表《版式丰富的三水古城明信片》一文,其中又提到汤姆逊的三水照片,截图如图1。在此文中,麦先生对汤姆逊三水照片的拍摄地点换了个说法,说是汤姆逊到“黄塘堡社滘村”拍摄了这张照片。
       清代县以下县治以外乡村的行政区划,从层级到名称,各地都有所不同。三水县的情况如何我不了解。但有一点是基本常识:“堡”和“村”是两个层级,“堡”的层级高,“村”的层级低,一个堡管辖若干个村;堡的名称可以是其中某个村的名称,但不能够全堡各个村都叫这个名字。汤姆逊三水照片题为“通往黄塘村的路”,实际上摄于黄塘村的村边,这个地方也可以叫黄塘村,所以汤姆逊在《北江风景》一书发表这张照片时直接写上“黄塘村”3个汉字。社滘村属于黄塘堡,黄塘堡可能以黄塘村的名称命名,你可以笼统地说社滘村是黄塘堡,但不能说社滘村就是黄塘村吧?
       汤姆逊的三水照片摄于1870年,麦先生坚持说1869年不改。
       汤姆逊是英国人,他的游记是用英文写的,何来译成英文?
       根据汤姆逊这张照片绘制的版画(图2)流传较广,若说“这张照片也经多次翻印……,刊印在各种书籍上,至今一百余年仍热潮不减”则毫无根据。这张照片1870年发表于在香港出版的《北江风景》一书,书的照片是用原照片一张一张贴上去的,成本高,发行量少,只有几十本,至今仅存几本。至于图1的照片,则是近年维尔康姆图书馆根据汤姆逊原底片扫描的,不是最初发表的照片。
       所以对老照片的研究和介绍要秉持科学态度,不可信口开河。




麦先生2021年8月11日文章《版式丰富的三水古城明信片》部分.jpg

图1


微信图片_20210618093850_副本-2 Dessin de Th. Weber. 韦伯绘制.jpg

图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鲜花

182

帖子

393

积分

中鱼

Rank: 2

发表于 2021-8-22 01:15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三水市健力寶
front2_0_FgCZm68EU3nvYC-BpcIRVhy_Gzx9.16295661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鲜花

71

帖子

946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约翰·汤姆逊及其三水照片:如此介绍值得商榷
   
  著名收藏家和文史专家麦国培先生,近日在其“华邮网”发表的《茶驿古道与杭州龙井》一文中又谈到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在广东三水拍摄的照片,有关内容截图如下:(见图1)
  我觉得这些介绍文字颇有可以商榷之处:
  一,汤姆逊游北江不是1869年,而是1970年,这是他在《十载游记——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与中国》一书中明确说了的,麦先生可能没读到此书;我也曾多次纠正,麦先生可能没看到拙文。
  二,姆逊1870年游北江,同年在香港出版《北江风景》一书,摄于三水的照片选入书中,标题为英文“ROAD TO THE VILLAGE OF WONG TONG”和中文“黄塘村”。三水叫“黄塘”的地方有好几个,汤姆逊说的“黄塘村”指哪里,目前尚无定论。麦先生以现今的行政村一般包含若干自然村,自然村可以用行政村村名笼统称呼的情况套用到150年前,说他的家乡“社滘村”就是汤姆逊所说的“黄塘村”,无法令人信服。
  三,姆逊摄于三水的照片发表于1870年在香港出版的《北江风景》一书,汤姆逊1873-1974年出版的《中国和中国人影像》未收此照片,1875年出版的《十载游记》英文版的插图也没有这张照片插图。1875年,法国《环球旅行》杂志翻译发表《十载游记》中国部分时,将《北江风景》等书中的有关照片制作成版画作为插图,三水照片也在其中。由此叙述可知,介绍这张照片不能不提《北江风景》,而径直说什么汤姆逊1869年在社滘村拍了这张照片,“刊印在法文《环球旅行》一书上”。
  四,汤姆逊1870年发表的是照片(见图2),《环球旅行》杂志发表的是根据原照片绘制的木刻版画,插图师对原照片的情景作了改动,已不能等同于原照片。所以介绍汤姆逊三水照片应该使用原照片,而不应该使用版画。麦先生由于拥有《环球旅行》杂志有关部分的原件而引用其中的插图,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有违介绍汤姆逊照片的初衷,不可效法。
  五,麦先生引用的所谓《环球旅行》的文字,实际上是汤姆逊1898年出版的《镜头前的中国》一书中译本中的文字(见其截图)。这是否有点张冠李戴?。
       由于本人也关注汤姆逊,对他的照片有一些了解,所以不揣冒昧写下上述文字就正于麦先生。
  (图3为根据保存于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的汤姆逊原底片晒印的三水黄塘村照片)

麦国培文:茶驿古道与杭州龙井 2021.10.26.jpg
图1

664015-3.jpg
图2

664015-3 存底片.jpg
图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