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于5月12日正式发布,全市今后进行活化的古村落将从该名录中选取,三水区共有28条古村落入选。按照部署,三水须在今年内完成对西南街道黄竹坑村和大塘镇梅花村的活化。
此前,三水先后完成了对白坭镇祠巷村、岗头村,乐平镇大旗头村,芦苞镇独树岗村、长岐村的活化,打造出一批古村活化的三水品牌。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三水古村落的发展势能被不断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传统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利用渐显成效,大旗头村、长岐村等更是成为人气颇高的乡村旅游景点,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两个古村,铭记农耕文化乡愁
据了解,黄竹坑村最快可于本月底完成有关活化工程。该村隶属西南街道木棉村村委会,是三水从缺粮县一跃成为产粮大县的缩影。上世纪五十年代,黄竹村成为缴纳公粮的尖兵,1958年还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去年以来,该村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兼具农业科普、亲子活动等休闲体验功能的“田美时光”项目已经带来一定的人气。而目前正在开展的活化提升工程,将使黄竹坑村的红色文化基因得到挖掘、弘扬,其秀美的自然环境也将得到开发利用。
木棉村委会黄竹坑村以南,“黄竹坑田美时光”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国庆期间对外开放。/佛山日报资料图
木棉村党委副书记冯国昌说,黄竹坑村整体活化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包括以“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这一奖状为原型打造一个场4.5米、高1.8米的地标性建筑。村中两幢古屋也将打造成为普惠性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及建设黎氏宗祠宗族文化源流展览馆。
梅花村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开村始祖胡氏从芦苞镇乐塘分出,乐塘胡氏是当时的地方大族,梅花村流传着“一朝升九梁”“九代不扶犁”等说法。时至今日,村内仍保留多间古屋,古屋上有独具特色的“梅花窗”。
大塘镇六一梅花村,以其古村建筑群落和生态环境而闻名。/佛山日报资料图
大塘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梅花村因势利导,在村后的一片古树林中增设石凳石椅和休闲小径,对村旁的山溪进行美化,并对村中的古巷道铺设仿古花岗岩,这些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最快可于下月底全部完工。
建立名录,提振古村活化速度
古村落活化工作是佛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的建立将有助于古村落保护活化工作,建立古村落活化长效机制,扩大古村落活化升级覆盖面。
2019年9月至12月,佛山市住建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古村落古建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从全市范围内3366个自然村落中选取180个建村历史达一百年以上,有一定古建规模和人文历史的古村落进行普查,在经过专家评选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后,建立起《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确定了全市共142个古村落。
据悉,全市古村活化启动至今,已有三批共40条古村落完成活化。今年年底前,佛山将完成对黄竹坑、梅花村等第四批古村落活化的验收,以及启动第五批古村落活化。接下来,全市将继续遵循“差异化、大格局、可持续发展”的古村活化“佛山模式”和“筑巢、引凤、谋发展”的工作路径,让更多古村落重焕生机。
来源:三水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