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三水最大的变化不是健力宝拆了,不是万达来了新动力要开业了,更不是三水大桥要收费了。。。而是一直稳步上升上升上升的楼市,总之涨到你怀疑人生。。。。以前人家说一百万可以买很多东西,现在在一套商品房面前,只不过是9牛一毛,很多人庆幸早期买了心仪又便宜的房子,赚了住也赚了钱,投资自住两不误。可是想想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手里紧紧握住不断贬值的人民币,看着涨得可恨的房价,望而却步,无可奈何,甚至有些人忍了忍拿出全部资金付了首期,这一辈子就在还房贷的路上了,不过总算有个安乐窝。。。也许你们在想,三水建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买吗?你们回头再看看一大波8090后在安居置业的路上呢,还有更多二胎的70后需要换大房子的呢。。。。
房价的支撑是什么?没错,就是购买力,你们太看小三水人的购买力了,接下来购买的人不是广州客,而是忍无可忍的三水本地人,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资本都来自啃老或者借钱,付个首期然后靠工资可以慢慢耗,有没有听说很多人说买了房子没有钱装修呢?就是这么来的。说时迟那时快,早期炒楼的外地人已经转战二手市场了,二手市场已经和一手市场权衡,这个是炒楼客的完美又华丽的转身,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资格购买一手楼了。只不过换个市场继续炒,二手转二手套利的空间还是有的,大家有无发现二手中介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最近越来越多了?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说房价会跌的,你们仔细想想房企和政府,还有银行的关系。梳理了一下那条资金链大概是这样的:村民用地》政府卖出》房企圈地付钱给政府》银行融资+企业担保》房企建房》银行放贷+市民买入》房企资金回流+还钱给银行+交税给政府》剩余资金房企继续开发--(循环回第一步) ,好了,现在思路就更清晰了,这个资金链缺一不可,或者说其中哪一环节失败都会直接造成政府和银行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实业误国,房产兴邦“,影响了谁的经济发展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且近年来房企的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从房价里面要回利润,那么房企怎么生存,房企生存不了,银行和政府的收入也会大幅减少,而且单靠其他企业根本运作不起这么大的资金链,何况很多小企业还要向政府向银行援助呢。大家都以为房企很赚钱,看看上面的资金链赚钱最多的是谁呢?再说房企的都是流动资金,万一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
所以,总结房企不能倒闭,银行要收回贷款,政府也要资金建设各项民生大事,调控只是象征性的。未来的调价是必须的,但是幅度不会太大,我们要吃饭,房企也要生存。(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要验证我的观点大家不妨再等几年再看看三水的楼价吧~~!){:1_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