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金钱
请问大家有什么方法来灭鼠,用药死了也不知道在哪里,时间长了就会发臭,看到以前的新闻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的免费送或在哪里有的卖
易捕捕鼠器
自从本报推出“灭鼠总动员”报道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上周五,西南消杀队兵分三路,到本报报道过的西南棉纱厂集体宿舍区、月桂村、康乐路附近等老鼠重灾区,有针对性地投放了鼠药。不少市民致电本报,介绍其灭鼠的金点子。有专家建议,可否借鉴顺德等先进地方的做法,引入竞争机制,将防治“四害”推向市场化。而南海一捕鼠器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愿意免费派送部分灭鼠器,帮助深受鼠害的居民灭鼠。
部门行动:
鼠患重灾区补投鼠药
“你看这些老鼠屋,都是空空荡荡的,这说明鼠药都已经被老鼠吃完了。” 7月10日上午9时许,西南消杀队兵分三路,到本报报道的西南棉纱厂集体宿舍区、月桂村、康乐路附近等老鼠“重灾区”投放鼠药。在十五小区,记者发现几乎每栋建筑的墙角处都建有老鼠屋。西南消杀队办公室主管夏信指着一个空荡荡的老鼠屋告诉记者,“只要发现老鼠屋里没有鼠药,我们就会立即补投。”
据介绍,由于棉纱厂集体宿舍区属于老厂区,月桂村属于城中村,所以暂时没有安装老鼠屋。今后,西南会逐渐增加老鼠屋的数量。在月桂村,消杀队队员发现不少老房子排放生活污水的混身渠都残破不堪,老鼠可以自由出入。“居民防治老鼠,一定要把家里的下水道、混身渠等修好,在下水道和混身渠上安装防老鼠的铁网,这样老鼠就无机可乘。”
专家建议:
引入竞争机制防“四害”
看到本报发动“灭鼠总动员”, 顺德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组副主任医师、原三水爱卫办主任许国煌第一时间就和本报取得了联系。虽然1997年就已从爱卫办退休,73岁的许国煌依然紧密关注着三水的防治“四害”工作。
据许国煌介绍,按有害生物控制国家标准,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不能超过5处,目前西南中心城区不少地方显然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有效防治老鼠等“四害”,最重要的就是要借鉴顺德、南海等先进地方,改变防治“四害”的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将防治“四害”推向社会。
许国煌认为,三水应该效仿顺德等地,由政府安排“四害”防治专项资金,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竞投选择有资质、素质高、实力强、服务好的单位,开展辖区内镇村的除“四害”服务。“中标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认真执行落实。为加强监督,每季度由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防制质量和效果的考核,作出评价和评分,为镇村支付服务并提供依据。”据许国煌介绍,目前顺德大良、乐从、龙江三个镇街都已引入此种模式,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模式的效果很好,干部和群众都很满意。
随后,记者从区爱卫办进一步了解到,目前,佛山五区只有三水还没有引入此种模式,其他四区中有的镇街也还保留了消杀队。对于许国煌的建议,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回应道,这是防治“四害”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西南中心城区推行此种模式还具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是资金问题,这部分钱从哪里来?另一方面是人员安置问题,现在西南消杀队的队员如何安置?”
热心企业:
免费赠送捕鼠器
本报报道也得到了部分热心企业的响应。昨日下午,佛山市南海易捕捕鼠器厂总经理吴俊辉主动联系本报,表示愿意免费派送部分捕鼠器。
吴俊辉说,他很理解居民被老鼠困扰的感受,因为他自己也曾经饱受老鼠之害。2002年时,他设计并亲手做了一种可以连续捕鼠的笼子。
“那个鼠笼放在办公室7天,都没有捉到一只老鼠,第八天,我同事打电话给我,叫我赶快回办公室,我回去一看,鼠笼里装着五只一斤多的老鼠,老鼠挤在里面转身都转不了。”颇有生意头脑的吴俊辉当时就意识到,这里面充满了商机。后来,吴俊辉就把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目前已经开始批量生产。
“传统捕鼠器在抓住一只老鼠后,活门会发出‘啪’的一声,吓跑其它胆小的老鼠,被捕的老鼠也会惊恐万分,向笼外老鼠发送求救信号。而易捕捕鼠器则不会发出任何响声,第一只老鼠进笼安心进食后,会让笼外老鼠争先恐后进笼争抢食物。”
吴俊辉表示,愿意从即日起向西南中心城区的受害居民免费派送部分捕鼠器。需要领取捕鼠器的居民,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7808780,由本报联系该公司代为领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