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麻袋中的死猪因长时间浸泡后腐烂而浮出池塘水面。(记者 郭继江 翻拍)
●记者暗访:猪崽尸体堆积池塘,长蛆腐烂散恶臭
●养猪户称:有人专门低价收购,卖至广佛大排档
养猪场的小猪死了,养猪户不做无害化处理,直接扔到当地水塘和小溪内,生蛆腐化臭味飘散;大猪死了则舍不得扔,以低廉价格卖给专门上门的收猪佬。近日,三水区深坑村有村民揭此内幕。
记者暗访发现,该村附近有上百家养猪场,多名养猪户有同一收猪佬电话,有死猪时通知对方,每只200斤的约以150元价格成交,对方是四会人,这些死猪直接流向广州、佛山等地大排档、快餐馆的餐桌上。
水塘小溪充斥死猪腐尸
记者3月24日上午来到该村,在一水塘处,发现十几个麻包袋漂浮在塘面,有些上面爬满蛆虫,已经无法辨认里面曾装着什么东西,有些则可以清晰看出是四脚伸直的猪崽,但尸体也已开始长蛆腐烂,散发着阵阵恶臭味,堆积在一起。
村民说,不仅是水塘,与水塘相隔百米开外的一条小溪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可疑麻包袋,村民发现是腐蚀的猪尸,有村民在小溪旁的草地上当着记者的面用铲子找出猪骨头,“看,这就是被水冲上来的”。
一中年男村民猜测,可能今年初养猪户就把死猪扔在这里了,长时间浸泡后腐烂发蛆而浮起水面,“都用蛇皮袋套着,你看,已经溶了”。
记者看到,小溪很长,宽约2米,有段不足一百米的小溪内,这样的麻包袋有四个。村民说鱼塘水是从这条小溪流入的,对这些麻包袋非常头痛,很担心死猪的细菌会传到鱼身上,导致养的鱼死亡,“这种现象出现好几年了,没有村民看到是谁扔的”。
经常查也查不出源头
记者以收购死猪者身份暗访发现,深坑村一带的养猪场,有将近一百个。讲起这些漂着的死猪来源,村民说是养猪户,但被记者问及的养猪户则均推卸责任,称是其他养猪户的猪栏丢出去的。
一男养猪户称,生老病死的猪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深埋,但是有些养猪户可能觉得麻烦就直接扔掉。深坑村工作人员江锦全确认此事,称养猪户扔死猪也发现不了,经常下去检查,也没有办法找出谁干的。如果发现,就会要养猪户及时收回和处理,至于罚款,目前还暂时没罚过。“我们一直都有向养猪场讲明死猪的处理方法,但由于处罚力度不大,管理起来有难度。”
按相关法律,一旦出现死畜,要通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认非疫病死亡之后,再进行深埋处理,手续比较繁琐。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动物防疫法》,乱扔死猪是违法行为,责任人不单要承担无害化处理费用,还会处以最高三千元罚款。“深坑村的这种情况,监督站将会派人前去调查处理。”
有人上门收购大死猪
记者暗访过程中发现,这些养猪户之间存在一个利益“潜规则”:死猪最常见处理方式其实不是直接扔,也不是按规定深埋,而是有人专门上门收死猪,利益驱使下双方互留联系方式。
一名养猪户透露,水塘、小溪内的死猪其实都是小猪崽,不值钱,而大只成年死猪养猪户都不舍得扔,看到大猪奄奄一息,养猪户就会即刻打电话给收猪佬,对方立即有专人上门来提货。另一养猪户也称,他一般都是打电话叫人来拿。“卖什么样的价,要看猪和市场行情,按照目前行情,两百斤的死猪每只约150元”。
何人专门在此收死猪?一养猪户称,这几年多是一个四会人开辆农用车兜来兜去,哪家有就去哪家收,后来发展成电话联系。“他去年起码赚50万,病死的、老母猪,什么都收”。
多名养猪户证实称,死猪杀了卖去广州、佛山、四会等周边地区的大排档和快餐店,对方有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价格比活猪差很多,但利润依然非常大。
记者“百度”发现,去年4月1日有广州媒体就曝光距离深坑村20公里左右的四会大沙元村,就存在多家死猪私宰场,每日私宰上百头死猪,死猪肉流入广州、佛山等地大排档、冰冻食品店。记者暗访当日,没有发现有人来该村收死猪,三水深坑村和四会大沙元村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目前尚不知。
猪源管理
6月底前本地猪都佩“身份证”
今年佛山市本地生猪都将有数据“身份证”。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佛山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的生猪都已佩戴了二维码耳标,今年6月底前,在佛山市所有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场全面使用二维码识读器,对进场生猪实施溯源管理。
市农业局介绍,以前也规定生猪戴塑料耳标,但那种耳标制作简单,容易仿造,二维码耳标很难被仿造。“一个二维码耳标对应一头猪,待猪送到屠宰场宰杀后,耳标将收集起来销毁,不会重复使用。原来只能查到生猪的产地,现在可以具体查到生猪产自哪家猪场,一旦查到猪有问题,可立即查到它的源头。”佛山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目前正逐步完成养殖免疫数据档案的输入。
(编辑:黄宝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