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志诚 于 2012-5-26 13:55 编辑
问题1:身高160出头,S码的为什么这么大?车架的尺寸是怎么标注的?
这东西其实跟衣服一样,大中小完全是各家自己的标注结果,各家的S也都不一定都是一个尺寸。即便同一家不同的车型,这个数据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S码并非最小码。加上所谓的亚洲标准和欧美标准差异,这个的不靠谱性大家都可以理解。
关于车架尺寸的标注方式,中文资料很多,关键是要了解所谓的CC和CT的差异。目前山地车一般采用英寸标注方式,跨度常常是1.5或2英寸;而公路车则多采用厘米标注方式,跨度常常是2厘米。但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标注方式都是胯下这根竖管的某一段长度;尽管实际水平梁长度有很重要的影响,但这个数字必须通过查类似上面的这种结构图才能知道。
问题2:为什么身高差不多,但是用的车架尺寸有明显差别?应该怎么选适合的尺寸?
原因一,身体柔韧性差异巨大;原因二,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长度、臂长和腿长等的分布都是不一致的。
原因三可以承接问题1中的说法,不同型号车架的CC或CT值倘若一致,但实际水平梁长度会有很大差异;即便不一致,但实际水平梁长度可能会差不多(可对比美利达和捷安特的不同尺码)。
选择合适的尺寸,对于一般的车友而言,多数只能从身高和试骑中凭大众经验进行选择,这方面的资料一搜一大把,就不废话了。
如果需要精确的仪器测量,香港某些车店可以做 KOPS测试,即通过一套骨长测量设备找出对应的合适的车架以及各种配件尺寸。这种做法的核心就是让水平脚的情况下,膝盖垂线穿过脚踏轴心。这算是一种公认的搞法,但也没有什么绝对的科学依据。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这种细致调教的活儿不能完全交给量化的表格来做。 目前来看最靠谱的方案莫过于先买个大概,然后多骑车、多交流、多调整。最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尤其当自己的身材比例与老外有较大差异时(譬如我就是典型的大个子,但上半身比例明显超过普通群众,腿短),在无法定做车架的前提下,就要做好经验不准确、后期调整工作繁多的准备。
问题3:轴距对于单车性能的指向意义是什么?
首先轴距除了受制于车架尺寸外,也受制于前叉的长度和角度。对于特定用途的车型来说,前叉的角度是固定的,但是长度上各家会有一些差异,软叉就更明显。
对于公路车而言,一般轴距越短竞速性越强,轴距越长操控性越好。CX车型的轴距就要明显大一些,两轮和前后三角的距离都较大;TT车则一般后轮都会切入座管线当中,轴距要明显偏小。
至于轴距对发力的影响,我认为实际上并无直接联系。前后轴的细小差异主要影响还是在于通过性和风阻等方面的考虑,更受制于前后三角等角度的变化。两个轮子和车手之间直接的几何关系是间接的。
问题4:前叉的角度有什么影响?
前叉与地面的夹角一般公路车为73度左右,公路越野车为72度左右,山地XC为71度左右。一般认为这个角度越小操控性越好,因此越是重口味的山地车这个角度就越像哈雷机车一样往前伸,可以突破70度;而TT车的这个角度则更为接近垂直于地面。
前叉的角度越小,同尺寸车型的轴距自然也会加大。
问题5:座垫位置、座管角度、五通位置、锁片位置等对发力有什么影响?
试着回想一下妈妈骑的女士无横梁单车,再对比一下现在你所用的单车,会发现我们所用的单车的五通更靠近座垫的正下方。多数情况下来说,座管越接近于垂直,座垫与五通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距离越短,车手的发力就越直接。相反则越接近休闲骑行。一般的山地车座管角度为73度左右,公路车为72度左右,TT车则为76度左右。
简单说发力的方式越接近站立姿势越给力,越接近踩汽车的刹车离合器的姿势越轻松。
这里就涉及到3个分支问题:
第一,压缩架子一般比普通架子的座管角度要小,这样在拔高或者压低座垫位置时,车手实际的座垫与五通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距离变化也更显著(这也是为什么说压缩架子适应性强的原因,一调座管高度把上半身距离也改变了)。因此要注意调整座垫高度时,影响的可不只是这一个因素。
第二,如果因为上半身舒展性的要求而需要增大或缩小座垫与车把之间的距离,虽然最便宜的做法是挪动座垫,但这样对车手发力角度的影响会很大,需要非常谨慎。如果条件允许调整把立长度和角度是更合理的选择。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车手,如果发现自己的单车在多数骑行环境下,臀部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则最好听从个人习惯来调整座垫的位置。
第三,不要忽视锁片的位置。首先锁片的调整应该遵循以拇指球垂线所在位置对准锁踏轴心的原则,不知道怎么搞的可以参照 这篇文章,写得比国内到处流传的那篇精准一些。宫内车友中有一种不正确的调教习惯,会把锁片置于锁鞋滑动区的最前方,实际上的踩踏点位于拇指球的前方。靠前的布局对踏频和短时间内的踩踏力度有明显的好处,但会产生脚部不必要的紧张感,也会让耐力打折扣。另外在其他各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调整锁片的相对位置也会对骑行发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问题6:架子偏大和偏小的各种优劣是什么?
车友常说,山地车架子要偏小,操控性好;公路车架子要偏大,稳定性好。
当然肯定是合适最好,不存在刻意弄到不适合的必要。
一般对于山地车而言,车架尺寸的选择较为看重stand over高度,即跨立时裆部和横梁之间需要保证安全距离,以避免落车时出现危险;对于公路车而言,车架尺寸的选择较为看重实际水平衡量长度,目的是为了保证上半身处于合适的舒展角度。
当然也不尽然,以我现在的x-fire为例,这个CX车与普通的公路车结构差异很大,五通特别高,实际水平横梁也偏大。按照Ridley提供的推荐方案,我身高182应该选择54cm的CX车或56cm的普通公路车,但按照腿长则应该选择52cm的CX车或者54cm的普通公路车。大家一看便知,我属于腿短的那部分群众。
就这个问题我曾经给Ridley写信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应该首先兼顾腿长,另外如果尺寸卡在尺码中间,则应该选小码。这个跟之前的说法看起来是有些矛盾的。不过从我目前购买的52cm的车使用来看,完全是英明的决定。而且这个车实在太高了,横梁接近水平,对下体很有威胁……
考虑到问题1中说到的各种标注不靠谱的问题,在没有见过某辆车的情况下就拍板,是需要大量的间接经验和一定的运气的。
一般来说我认为新手应该买车时应该有相对感觉上半身偏长的效果。因为随着单车运动深入,身体柔韧性会增加,骑车时人也没有那么直立,原本觉得太长的距离反而会变得刚好。
注:角度指的是管材与地面的夹角,并非与垂线的夹角。
原文链接:http://philfeng.com/?p=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