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向新!2月7日,三大国家级农业科技平台在“环两江先行区·几字湾”所在地三水区西南街道揭牌。在佛山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战,三水区区长黄海,三水区委副书记何小玲等见证下,佛山三水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全国无害化农业(华南)标准中心、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佛山分中心同步亮相,标志着三水区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对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产融合,赋能“佛山 作为全省首个全国无害化农业(华南)标准中心,大塘镇全国无害化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已显现示范效应。项目创新采用“国企+镇属国资+强村公司”的合作模式,与山东种业集团下属公司佛山市鲁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
2024年11月8日,全国无害化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一期)动工仪式在三水大塘举行。
目前在建的一期项目占地237亩,以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为主体,大力开展特色蔬菜瓜果种植、鱼菜共生等特色项目,探索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二期项目将聚焦智慧农业,植入低空经济产业,开展粮食种植项目;三期则以打造农文旅产品为核心,整合中心园以及周边地区互补性资源,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切实带动周边农户50户以上,新增村民就业岗位100个以上,为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开辟新渠道,有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让乡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山东种业中健鑫创集团大湾区三产融合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李忠表示,全国无害化农业(华南)标准中心拥有多位在全国乃至全球享有广泛知名度的农业领域专家,他们可以根据所长解决“三水所需”,在三水推广前沿科技、培育最新品种,推动三水农业跨越式发展。
协发力,发展定制
在全国农业标准化尚处于起步的关键时期,三水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行动,提前布局,抢占农业标准化发展先机。
全国无害化农业标准中心以国家级课题为支撑,依托三水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土壤环境到种植过程、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进行无害化覆盖,深入探索制定无害化农业全链条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化、标准化模式,形成一套科学、系统且可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大塘镇拥有优质的水环境,成为当地都市农业发展的“滋润土壤”。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华南分中心由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琦教授领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研发适合华南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增产抑病菌种,并积极开展成熟菌种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研制抑病菌种标准。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土壤农化研究中心主任刘世哲用“天时地利人和”评价三水在现代农业的独特优势。“三水土质、水质优良适宜农业种养,地处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广阔市场,这些都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刘世哲表示,科创中心将立足三水向外延伸服务,推动三水农业科创力量“走出去”打响品牌。
三大农业科创中心紧密联系、协同发力,推动三水区现代农业向“高精尖”转型,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标准化体系向华南乃至全国输出辐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提供“三水样本”。 三位一体,打造农科高地
此次三大农业科创中心的成立,是三水在农业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与积极实践。三大农业科创中心聚焦农业全链条核心环节,形成了“品种—过程—投入品”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全方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
佛山三水(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作为核心枢纽,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大塘、南山等农业重镇,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三大农业科创中心从种植品种、种植过程和投入品三个关键维度深入研究,全力打造全国性的农业标准,构建起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推动三水现代农业进入“科技驱动、标准引领、产业协同”的新阶段,助力三水打造成为湾区农业科创高地。
佛山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战表示,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现代化。此次三水农业科创中心的落地,是三水现代农业乘势而上、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的关键标志,也是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的重要一步。
三水区委副书记何小玲表示,三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坐落于“环两江先行区·几字湾”,作为2025年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后首个落户“几字湾”的农业科创项目,这是三水坚决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重要举措。三个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的揭牌运营,是三水区农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农业政产学研深度合作迎来新平台、新起点,三水科技农业由此新添了强有力的造血功能。
未来,三水将依托这三个科技平台构建起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构建“食出三水”的绿色食材品牌,打造人民最放心的农产品“耕、产、食、用”安全区域,为全市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放心农业、定制农业的发展树立新标杆。
来源:三水区委宣传部 编辑:佛山新闻网 麦雪丹 审校:宋扬、朱静仪、闵莘、朱广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