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查看: 391|回复: 0

[绿韵南山专栏] 烧窑制陶、养花种菜……三水南山镇这对“神仙眷侣” ,过着人人称羡的生活 | 文明...

[复制链接]

0

鲜花

138

帖子

452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9-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在风景如画的三水区南山镇南丹山脚下,住着一对“神仙眷侣”——杨英才、连付玲夫妇。

2004年,他们将工作室“土天陶”从佛山市区搬来此处,一住便是十几年。这里不仅是他们为了理想拼搏奋斗的战场,更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幸福家园。

9月15日,当记者走进“土天陶”,仿佛误入桃花源。在一栋爬满爬山虎的红砖房里,夫妻俩过着烧窑制陶、养花种菜的田园诗意生活。



c49db1d604a4f8516456763b6aa55be0.jpg

杨英才工作室“土天陶”。佛山日报记者吕小洁摄

01互敬互爱,用心构建幸福之家

9月15日上午,在记者与杨英才交流的时间里,连付玲尽管忙着打理陈列架上的陶艺品,但依然不忘关心杨英才,时不时过来给他添加茶水。

杨英才也是如此,当天太阳强烈、气温很高,当连付玲要出门的时候,杨英才也会记得将遮阳帽帮她戴上。

自两个人1995年结婚以来,虽然从来没有收到过对方的礼物,但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全部藏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的细节里。

回忆与杨英才相识之初,连付玲的眼里充满笑意。



b565e9441fc8a052b48edc251780c578.jpg

杨英才与妻子连付玲。/佛山日报记者吕小洁摄
他们都是河南人,相识于求学时期。1993年,杨英才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后,南下广东,来到佛山学习陶艺。
而此时,连付玲还在老家河南大学上大二,两个互生情愫的年轻人因为异地,只能通过书信来往。为了追求连付玲,杨英才还为她写过一封10米长的情书。

“那时刚工作,什么都没有,除了一腔热血和真心。”杨英才说。他把对连付玲的一腔赤诚之心,密密麻麻全部写在那封情书里。

正是他的一腔赤诚打动了连付玲。两年后,大学毕业,她不顾家里反对,毅然奔赴佛山,追随杨英才的脚步。在没房没车,甚至连婚礼都没有的情况下,连付玲选择和杨英才组建家庭,一起在异乡拼搏事业。

一路走来,尽管有不少磕磕碰碰,但两个人始终尊重、理解、包容彼此,事业上并肩作战,生活中彼此扶持。他们都认为,工作和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目标要一致,并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夫妻互敬互爱,家庭氛围友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影响,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的孩子品学兼优,正在读研究生。

01传播陶艺,文明之风吹遍乡村

门前养花种菜,院后是陶艺工坊;闲暇时喝茶聊天,忙碌时分工合作……凭着多年努力,他们扎根三水,经营着共同热爱的陶艺事业,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然而,夫妻俩并不想仅仅止步于此,他们希望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每个角落。

杨英才认为艺术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陶艺也一样,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杨英才表示,只有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陶艺,亲身体验并感受制陶的乐趣,陶瓷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陶艺,感受制陶乐趣,杨英才不遗余力推广这项艺术文化。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以及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2013年,杨英才和妻子在工作室开办“新农人陶艺夜校”,免费向周边的村民传授制陶知识和技术,传播南山五彩釉文化。

2020年,他们还创办了“陶缘谷”民宿,为游客提供陶艺体验课程,同时讲解南山五彩釉、陶瓷烧制工艺,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南山镇的风土人情,体验南山镇的自然风光。

今年暑假,杨英才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线上直播。现在每天早上5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向大家普及陶艺知识和技术,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南山五彩釉。

他们创业奋斗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慕名来到南山,跟着杨英才夫妻学习陶艺。夫妻俩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艺,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奋斗故事也激励着无数追求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不断前行。2021年,杨英才家庭被评为“佛山市文明家庭”称号。




来源丨绿韵南山、佛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