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佛山发生多起以“赠送游戏皮肤”“低价购买商品”“解锁冻结微信”等理由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案件
诈骗分子专门在未成年人聚集的游戏QQ群、微信群、短视频平台、贴吧发布虚假信息,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易于操控的特点,大量添加未成年人的QQ或微信,再以“打折”“返利”或“免费”为诱饵,哄骗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手机进行转账,甚至对未成年人进行详细指引,诱骗其将父母手机银行、支付宝花呗、支付宝借呗等账户转账透支一空。
以下是近期典型案件通报:
1、禅城某小学生,9岁,拿父母手机看游戏视频,添加陌生好友,被对方以支付宝扫码付款方式诈骗4999元;
2、禅城某六年级学生,12岁,上网浏览陌生网友QQ空间发布的超低价出售电子产品广告,在购买过程中被骗15000元。
3、南海某六年级学生,12岁,通过QQ空间的二维码扫码加入“某明星全国粉丝群”,以参加明星生日派对的形式,被接连要求转账,并用家长手机偷偷申请贷款,被骗20万元。
在此佛山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做好以下几点👇👇👇
1 教育孩子提高防骗意识,不点击短信链接,不加陌生好友,不信中奖、兼职赚外快、超低价等小广告,谨防诈骗。
2 做好手机支付账号安全管理,不让孩子知道家长手机支付密码,杜绝孩子私自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支付操作。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3 关注孩子上网情况,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下载的APP一律予以卸载。
4
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警求助。
最后敬请广大家长朋友主动学习防骗知识
守护好“钱袋子”💰
来源:佛山市反诈骗中心、 佛山市公安局编辑:三水教育微信编辑小组
来源:三水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