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打工人都有一个梦想
就是有一天自己翻身做老板 南海的王女士也有一个“老板梦” 最近她投资了一个铺位想开店 但结果“睇得唔用得”,不能随心所用 令她觉得自己被人忽悠了 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去年12月底,住在南海的王女士收到销售电话,称位于禅城朝安路的“首建海洋王国项目”铺位非常值得投资,是文旅项目“海洋王国” ,由政府扶持的,已经跟学校合作,每个季度会有多少学生过来消费,将有餐饮铺、纪念品铺。
王女士说,她本身就打算买商铺自己开店,听完销售这番介绍就更加心动了。今年1月3日,她来到项目的招商中心,经销售一番游说,她当场选了三层的189号铺位,总价约18万,并给了3万元定金。
但签完合同后,她才发现自己签根本就不是铺位的买卖合同,而是分别签了一份租赁合同和一份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买铺变租铺,而且铺位还不能自己经营。
怎么就稀里糊涂地就签了合同呢?王女士就说...
据了解,王女士“租”的铺位开发商是佛山市臻裕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必须委托给首建欧兴商业管理(佛山)有限公司经营。虽然销售说每个月会有两千多元的返租收益,但王女士始终只想自己经营,于是就找销售退回定金,但就遭到了拒绝。
记者随后来到首建海洋王国招商中心了解情况。
项目营销的负责人,佛山市臻裕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赖江福表示,客户认租前都签了知情书,清楚双方为租赁关系,不过要申请退费也是可以的,而针对之前业务员拒绝退款的问题,以后会加强管理。 但如果客户继续租赁的话,就必须委托经营。
记者查询过,首建海洋王国项目确实是文旅综合体开发项目,由中铁二十局二公司承建,与镇安村中四股份合作经济社合作,但没有显示与王女士所讲的学校合作。
对此,有律师提醒,房屋与商铺在买卖或租赁的情况下会出现权利义务上的差别,所以市民在投资前一定要先看清楚合同文件,了解好交易性质。
律师 吴斌 我们在买房买商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签的合同到底是什么样的合同。一般来讲,我们现在的民事活动,最终是以合同签署内容为准的。按照《民法典》规定,你签署了合同就已经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你不看内容,最后就不能以经营者欺诈误导来主张合同不成立。
目前,在记者的协调下,王女士已收到该项目开发商的全额退款。
多名业主痛诉售后返租是"坑" 记者走访发现...
虽然王女士的事情是解决了
但投资物业引发的纠纷从未间断 很多街坊和强仔讲述“血的教训”
投资商铺和公寓承诺月月返租 最后成“空头支票”竹篮打水一场空 究竟售后返租的投资方式靠不靠谱呢?
不过,今年1月份,我们就报道过有多位街坊被拖欠返租租金。
不少人反映在疫情期间
返租模式更加不堪一击
究竟售后返租的运营模式 是否真的“稳赚不赔” 中间又藏着什么套路 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区内4个楼盘 发现无论是商铺还是公寓 都采用“保底+分红”的模式
在禅城智慧新城一个楼盘 有销售宣称投资商铺收益诱人 “一铺养活三代人”
销售算了一笔账,业主花大概60万购买了这个地段优越的商铺之后,不管有没有租户 ,运营公司前五年都会支付业主大概18万元的保底租金,第四年后还有广告出租收益和场地出租收益等分红。 业主看似几年就能赚回本钱,同时还能拥有商铺的60年产权,躺着就能收钱。
公寓经营方跑路断租怎么办 销售坦言要自己兜底
但另一边 公寓的销售就劝说记者 千万别投资商铺
可当记者问到,如果承租酒店式公寓的经营方跑路,出现断租的情况怎么办的时候,销售就直言,业主要自己“兜底”,他坦言:“酒店跑了就自己拿来住咯!”
由于大部分返租经营合同,都没有约定经营方的违约责任或者是赔偿损失。即使出现断租情况,已收到售楼款的开发商也无须承担责任,业主也难以追究对方违约责任。
有律师分析,所谓的商铺或公寓返租模式,经营方和开发商之间本来是“一家”,他们是一个合作关系,所谓一体化经营本质上都是楼盘的促销手段。投资者投资之前,除了要看地段,要考虑经营团队和开发商的实力,还应仔细签订合同,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 蔺存宝 不要轻信商家在促销的过程当中所做的宣传,要看宣传有没有落实在将来签订的委托经营的合同当中。比如说,有些宣传说这肯定是盈利的,按月交租金返租金,按月返点。这种盈利,谁来保证要写在合同当中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对于物业投资的“坑” 各位街坊有无一些避坑经验呢 欢迎评论里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