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地表扫描, 示踪球地下绘图…… 借助多项“黑科技”, 云东海街道完成160公里地下管道“全面体检”, 并重新标注地表污水装置等信息, 更新环保“一张图”, 真正实现污水治理挂图作战。
云东海工作人员正在将示踪球放入污水管中。/云东海街道供图
一颗颗示踪球,体积不及乒乓球三分之二,在地下排污管道中随污水流动时,实时向安装在井盖处的智能管井终端发射信号,留下污水流经踪迹及速度等信息,从而对地下污水管网进行“全面体检”。
去年底以来,在原有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环保“一张图”基础上,云东海街道引入第三方勘测机构,采用示踪球等“黑科技”,全面摸清地下排污管网情况,部分片区存在的管道淤堵、老化,管道错接、漏接导致雨污合流等问题“浮”出地面。
市生态环境局三水分局云东海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云东海已完成160公里污水管网和111个排水大户的全面勘测,督促存在污染源的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通过无人机对地表河涌、污水处理装置、入河排污口的地理位置精准定位,更新地表、地下环保“一张图”,真正实现污水治理挂图作战。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从根本上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云东海街道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目前,民营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投用,每天可处理污水8000立方米;各村居、河涌已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共30座,云东海大部分区域的生活、生产污水实现先处理再排放,为从根本上推进污水治理奠定硬件条件。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云东海街道将继续推进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维护,并继续坚持“一河一策”,贯彻落实河长制和湖长制,坚持严防严控,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以水为魂,写好水清岸绿“水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