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水网站-新三水人才网-新三水房产网

查看: 700|回复: 1

淼城达人 | 他家里“藏着”三水数百年,这段故事一定要听!

[复制链接]

0

鲜花

45

帖子

723

积分

大鱼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0-9-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1998年,佛山第一家拥有特许经营许可证的邮票店铺在三水芦苞镇开张了,这是店主麦国培收藏事业的一个新起点。这家店铺自1995年开业,辗转了广州、三水芦苞镇、西南镇等地,但是店名依旧没变,这背后是麦国培那份一直坚持的初心:邮票不只是一张有价证券,而是值得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

“我收集了过去的物品,这些物品也在悄悄地记录下我的过去。”麦国培说,他感谢它们为他披上荣光,也会向人们仔细诉说它们背后的故事。从集邮爱好者到文化推行者,他一直挖掘在岁月激流中未被发现的人和事。




625c096c076183bb0a302272f82e3ece.jpg
麦国培在整理三水相关的收藏品。/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卢丽华摄



从白手起家到人生第一桶金

“这本册子里的邮品都是我一件一件从外面收集回来的,我将它们联系起来讲述一个历史故事。”麦国培仔细翻阅手上的几本邮集,每一本都至少有20年的积累。

回首看,这些年经历的心酸苦涩都成甘甜,变成一种永恒的人生财富。1987年,他从家乡黄塘社滘村去到临近的芦苞镇上学,在读书的过程中受到热爱集邮的学长的影响,通过和同学交换邮票的方式集邮,一两年后才开始购买8分到1元不等的普票。

“我借住在芦苞的表姐家,总是喜欢躲在床底把亲戚们来往书信上的邮票撕下来收藏,当时还有过百封来自当地一位有名医生和妻子之间的情书。”


0780a0f1ed3d088b71deb7bf04582387.jpg
麦国培收藏的三水结婚证。/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卢丽华摄

后来,他的母亲洗脚上田,用积蓄在芦苞市场买下一个店面,经营杂货,店里的收入成为他买收藏品的唯一经济来源。在课余,他就帮忙看店,这段日子里,他闲暇无事时就在书摊里购买《集邮》杂志,学习专业知识,他发现里面刊登的文章写的很好,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给作者写信!

集邮的意义是什么?哪些东西有价值?没有钱要怎么收集?他执笔写下这些问题寄去杂志社,不久真的收到了著名集邮家徐星瑛、居洽群等前辈的回信。“也是因为听取了他们让我收集普通邮票的建议,在1992年我发现了芦苞邮局出售胶面印(邮票图案误印于背胶之上的特殊错体)的福建民居邮票,相当具有价值。”

当发现这张错体邮票时,麦国培并没有多少积蓄,只能问大姐借钱来购买这些邮票,他跑遍了整个三水,花了1000元买下了部分被错印在背胶上的福建民居邮票,并以一版400-600元的价格卖出,让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藏品中追寻三水文化足迹


“这家店也是三水的老店了,但现在店里已经不营业了,这个地方变成了我整理收藏品、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麦国培坦言,集邮不应该是一种赚钱的方式,而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价值追求。

在集邮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与三水相关的书信邮戳,这让他惊喜万分,也激起了他探知三水人民往事的兴趣。于是,他开始主动收集一切与三水有关的物品,早期主要是从其他收藏店、专门摆卖收藏品的鬼市和夜市等地。后来则是通过拍卖、网络或是通过国内外的朋友介绍来发掘和收集三水相关收藏品。


a986da2552ab84fb8b768f5ac2b2dff4.jpg
麦国培的收藏品。/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卢丽华摄

“它们就像是一扇窗户,向我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使家乡的历史文化落于我眼前。”为了讲好三水故事,他担任了《遇见淼城》三水文化丛书的总顾问。出版了《粤港优秀集邮论文集》,还带着一份《中国广东三水邮政史(1899-1949)》五框邮集到日本去参加世界邮展。他不遗余力地向政府部门、博物馆、媒体等提供关于三水的历史物品与资料,积极宣传三水文化。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2月,麦国培以杂志形式印发了《现代集邮》(后改名为《中国邮史》),首期内容就有三水加收“条型码签费”小记等文章。

他最自豪的一件收藏品是1869年英国著名摄影家、地理学家、探险家约翰·汤姆逊拍下的佛山地区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拍摄于三水黄塘社滘村。1875年在法文《环球旅行》杂志以铜版画形式刊登出来,并对当时场景进行了修复,这是世界舞台上最早的佛山及三水影像。“这张照片包含了榕树、竹子、水塘、科举旗杆等岭南文化元素,记录下了百余年前三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麦国培说,三水是我的家乡,我对他充满感情,所以也将把三水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

过去,在他印象中,西南街道最兴旺的时候开了十几家收藏品点。“在三水,不只是我,还有一群人也在默默守护地方文化。”他一直坚信,这些收藏品应该让它们发挥社会价值,为三水的发展和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挖掘出来的故事也能激励人、鼓舞人、启发人、感动人。



来源 |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卢丽华
微信图片_202009071708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8 08:57 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