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查分、改成绩分数不够,花钱保录取……这些高考诈骗套路你都了解吗?每年高考后电诈案件进入多发期
池池在这里整理了诈骗分子常用的伎俩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骗局一:虚假网站提前查分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骗局二:花钱可改高考成绩
不法分子宣称可入侵阅卷系统提高高考成绩,以此进行诈骗。
蜀黍提醒:**采用内网阅卷,不存在什么黑客入侵可能,而且成绩发布前都会对原始数据做存档及其异地备份。 骗局三:虚假补录、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骗局四:军校内部指标招生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骗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蜀黍提醒:考生应根据《2020年各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填报高考志愿。
骗局五:混淆教育类型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一些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势混淆。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蜀黍提醒:填报前一定要先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分清楚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的区别。
骗局六: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或网络,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蜀黍提醒: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骗局七:学费补贴,助学金申请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
蜀黍提醒:一旦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家长和考生一定要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联系求证,谨防被骗。
骗局八:艺术生交钱即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蜀黍提醒:切勿相信社会上的传言或“承诺包过”等骗局。考生个人应树立自信,沉着应考,如遇类似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骗局九:提前告知录取结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
蜀黍提醒:还是那句话,考生及家长应以权威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所有高考类诈骗 核心要素都是“钱” 凡是涉及钱款的事项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随时牢记七个字: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诈骗行为及时拨打110进行报案
来源 | 池州公安在线
三水公安,就在你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