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
佛山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 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5月28日上午,佛山召开市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会,引导全市2000多家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会上,每个参会人员都收到了一份“大礼包”,里面有3本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小册子,让各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负责人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走进佛山市政府机关大礼堂,6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图/佛山日报记者林嘉慧 摄
据佛山市城管执法局统计,全市公共机构共有2619家,其中市直单位194家。按照计划,今年6月底前,市直单位100%开展垃圾分类。今年底,全市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积累经验。
▲南海大沥大镇社区一中经济社文化公园门口设置了垃圾分类小屋。图/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 摄
培训会指出,根据佛山市公共机构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在人流密集区域、楼层公共位置、饭堂等公共区域,将分别设置蓝色、红色、绿色和灰色四种垃圾桶,实现分类投放。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佛山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资料汇编》明确:
“市直公共机构要带头率先示范,让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会上,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黄飞飞表示,垃圾分类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公共机构要带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为推动全社会普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20年底,全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四分类很清晰,实行起来感觉不太难。”培训会结束后,来自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的刘丁仪收好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准备回去向同事们进行科普。
在佛山监狱工作的腾先生则表示,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如果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整个社会就会养成好习惯。
来源:佛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