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
返校后体育课怎么上?要不要戴口罩?来听听王登峰司长答记者问↓↓↓
上体育课不可以戴N95口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有一些学生戴着口罩上体育课时发生意外,在疫情期间体育课怎么上,教育部会不会有相关的举措和要求出台?
”
王登峰: 因为假期延长,很多学生在家上网课,虽然在网络课程中也有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内容,但是总的来讲,绝大部分同学运动非常少,因此开学复课之后,体育课如何上,首先可能就要摸清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大家知道,一个人如果卧床一个礼拜,他整个肌肉和运动技能可能要老化十年左右。因此,开学以后,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必须要给予科学的指导。
就目前来讲,教育部和卫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案,这两天就能够印发,也就是说在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内容调整、器材使用和错时错峰、安全保障等方面都会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上体育课体育锻炼,不允许戴N95口罩,因为它的透气性太差,即使没有出现意外,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个将很快出台相关的指导原则。
中小学生在校可以不戴口罩有3个前提
“人民网记者:
气温逐步升高,天气也日益炎热,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佩戴口罩的不适感日益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口罩佩戴是否有统一要求?
”
王登峰: 最近我也看到网络上有一些议论,关于中小学生在校可以不戴口罩。这个话说起来没错,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个话是有前提的,第一是在低风险地区;第二是我们要确保进入校园的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三是校内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说教室里要隔位就座,还有宿舍、食堂都有相关的人员距离和防控要求。做到这些之后,在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是可以不戴口罩的。另外,在体育锻炼运动场上也可以不戴口罩,但是也有人员距离的要求,这是个大的前提。希望我们媒体记者要全面宣传这方面的要求,不至于产生误解,好像是回到学校就可以不戴口罩了。
随着夏天的来临,戴口罩确实是越来越难受,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戴着口罩也是很难受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目前在高校的疫情防控要求里面,因为大学生来的地方比较多,所以在高校我们还是要求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说在教室还是要戴口罩的。所以说,戴口罩可能是我们疫情防控的要求。可以不戴口罩,只是在满足防控条件的前提下,如果防控条件不能满足,那难受可能也要戴。很多小学生可能在要求他们严格规范佩戴口罩方面要多付出一些努力,也要经常对他们进行提醒,特别是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要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方式,这个也是至关重要的。既然疫情来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包括夏季戴口罩这样的困难。
开学后学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南方都市报记者:
有老师反映,由于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复课后有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发言减少,甚至有人出现厌学等情况,请问对于开学后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
王登峰: 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心理疏导。随着陆续开学,很多长期居家的同学到了学校的环境,虽然在过去假期结束回到学校是很正常的,但是因为假期太长了,很多同学在家里上网课,或者长期跟家人在一起,回到学校之后,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心理上的困扰。
从具体应对来讲:
第一,要帮助学生,也包括家长,要顺应环境的变化。这个变化尽管过去容易习惯,但是因为假期过长,而且他们在假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校园之后也没有完全恢复原来的校园生活,还要遵守各项疫情防控的规定和要求,这样双重变化,对于学生适应来讲,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扰,因此要帮助学生和家长顺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要认真梳理这些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具体问题在什么地方。有些可能是学习进度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求所有学校在开学前都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其中包括对有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这里面,有些同学不爱说话也好,或者有其他的表现,可能要搞清楚,老师和家长都要一起帮助我们梳理清楚这些同学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第三,在此基础上,对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只有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的问题,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恢复他们原来健康活泼的样子。
第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他们提供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尽快理顺情绪,能够适应开学带来的新的变化,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
每个学校都有心理疏导的老师,高校也有心理咨询的服务中心,也希望出现这些问题的同学,被我们老师发现之后,要及时对他们提供帮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佛山发布编辑部
来源:广东教育、微言教育
编辑:刘燕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