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下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钟南山等若干位临床研究专家经认真、细致的研讨,一致认为基于前期临床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推荐应快速将该药物纳入新一版的诊疗方案,扩大临床范围。
首批50万片磷酸氯喹正在广州全力生产!
据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告,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华药业”),已经迅速完成复产工作,并于2月17日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正在全力生产。
据上述公告称,光华制药厂获得的批件仅在疫情期间内有效。该品须经广东省药检所检验一批产品合格后,方可依据本批件上市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广药集团还充分发挥国际资源优势,此前已经在巴基斯坦采购了20多万粒磷酸氯喹片作为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防控物资进行了储备并供临床试验使用。
为什么选中磷酸氯喹?效果显著,临床安全
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网络平台“百科名医”对磷酸氯喹这一药物有详细介绍:
磷酸氯喹是一个抗疟疾药,已经在临床上用了七十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地提示它不仅有抗疟疾的作用,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另外,还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据了解, 我国组织北京、广东和湖南几省十余家医院,联合开展关于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的影像好转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综合研判,磷酸氯喹用药组优于对照组。
举一个例子,北京一位病人54岁发病第四天住进医院,服药一周后核酸转阴,所有指标全部向好,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磷酸氯喹是一种在临床上使用了70多年的老药,有大量临床数据保障用药安全。据介绍,目前100余例用药患者中至今没有发现和药物相关的、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
磷酸氯喹结构近奎宁口服吸收快
磷酸氯喹(Chloroquine)于上个世纪40年代起用于治疗疟疾,后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要追溯它的历史,可以从奎宁说起。1820 年,法国著名药学家Pelletier和Caventou成功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出历史上最早的抗疟药——奎宁,使得奎宁成为治疗发热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上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合成发明了与天然奎宁化学结构相近的人工合成抗疟药氯喹。它相比奎宁更加安全有效,因此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疟疾。
磷酸氯喹并不能直接杀灭疟原虫,而是干扰其繁殖。具体而言,磷酸氯喹能在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起作用,可能系干扰了疟原虫裂殖体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或阻碍了其内吞作用,从而使虫体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死亡。
磷酸氯喹可以口服,口服后肠道吸收快而充分, 服药后1~2小时血中浓度达峰值。氯喹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为血浆内浓度的10-20倍,而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甚至可高于血浆浓度达200-700倍。
磷酸氯喹真的有用吗?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氯喹具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抑制了包括黄病毒,逆转录病毒(如HIV),多种冠状病毒。在SARS流行时,不少研究发现氯喹具有潜在抑制SARS病毒作用。
氯喹是怎么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呢?研究表明,有如下几种机制:
1.由于氯喹可以改变内吞体的PH值,对通过内吞体途径侵入细胞的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博尔纳病病毒、禽白血病毒、寨卡病毒等。
2.氯喹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表达影响病毒复制。体内外试验表明,氯喹能改变HIV病毒gp120包膜的糖基化模式,抑制CD4+T细胞内HIV病毒的复制。
3.氯喹作为一种良好的自噬抑制剂,可通过影响自噬反应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动物试验表明,应用氯喹能有效抑制禽流感H5N1鼠肺中的自噬作用,减轻肺泡上皮损伤。也有报道发现,氯喹能阻断寨卡病毒诱导的自噬现象,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小鼠试验中也显示氯喹能切断寨卡病毒自母胎途径垂直感染。
据了解,此前国内磷酸氯喹企业大部分已停厂,目前为了对抗新冠病毒,很多企业紧急复工,开始生产磷酸氯喹。目前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可查询到,磷酸氯喹片共有30个批准文号。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磷酸氯喹片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的销售总额约为170万元。
来源 | 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