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早晨,阿秀准备骑公共自行车上班,来到左岸公园站,发现整个站点一辆车都没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早上晚一点来就没车了。”她说,而一到傍晚,这里的锁柱又不够,想停车却停不了。
同一时间,三水公共自行车管理站的2辆货车和8位工作人员奔波在路上,从其他站点调度部分车辆补充左岸公园等无车站点。车辆调度成为市民吐槽最多、最难解决的问题。
早上无车晚上爆满
市民阿青每天都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常常遭遇和阿秀一样的尴尬。阿青家住荷景园附近,家门口就有一个站点,恰好公司附近也有站点,公共自行车成为她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时候稍微去得晚一点就没有车了。”阿青说,有好几次早上她算好时间去取自行车,发现站点没车了,只好叫她老公送她上班。
没车了,只能选择其他出行方式;无处停放公共自行车,则是更难受的煎熬。傍晚下班后,阿青拖着疲惫的身躯,好不容易抢到一辆公共自行车,回到荷景园时,发现站点锁柱不够了,无处停车。“简直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一天工作后的疲惫被放大了。令阿青更绝望的还在后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好几位市民推着自行车前来还车,但不见一个人借车。“经常一等就是半个小时。”阿青说,再等下去也没有结果,她决定将车停到附近的华侨中学站,然后走回家。“原本几分钟的事情,却花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她说,这种经历已经不止一次。
调度为何这么难?
公共自行车的调度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在三水显得格外突出。目前,管理站已投入2辆货车、8位工作人员负责车辆调度。
区城管办副主任叶蔚森分析,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三水车辆和锁柱较少,分别只有1000辆和1400个。”叶蔚森说,车辆越少越需要调度,也越难调度。杭州、株洲等车辆较多的城市,调度难度就较低,可以自动调节。
同时,三水公共自行车很受欢迎,使用率极高,日均每辆自行车使用次数超过10次,比株洲还高。“越多的车在路上走,停放在站里的就越少。”叶蔚森说,由于车辆不多,在调度车上的车有多少辆,可供使用的车辆就减少了多少辆。假如有50辆车在调度车上,那么这段时间,可供使用的车辆就少了5%,比例惊人。
“三水公共自行车使用呈潮汐式,早上大多从居民区出发前往办公区,而晚上又从办公区涌向居民区。”叶蔚森说,潮汐式使用让调度起不到效果。三水中学站点就是一个典型,学校位于郊区,平常用车率很低,但一到上学、放学时,公共自行车使用率极高。“上学时,要专门派工作人员收车,到了晚上又要从其他地方调100辆左右的车辆支援这里。”三水公共自行车管理站站长张国军说。
统计数据显示,三水公共自行车使用主要集中在7时~9时、11时30分~13时30分和17时~20时这三个时间段,用车人群主要为上班族,傍晚时间骑车运动的人群也不少。在这三个时段,取车量大,如商业城站点在7时~9时时段,平均取车次数就有81次,西南影剧院站更是高达110次。高峰时段的高使用率,也增加了调度难度。
建议增派调度人手
加强公共自行车调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解决调度难题?区政协常委苏国麟建议,应加强调控管理,科学调研分析车辆使用情况,通过增派人手加强人工调配,以解决出行和归还高峰期借车点忙闲不均的问题。“如凌晨可将商业区、教育区、市场等地的自行车更多地调配到住宅区。”苏国麟说,傍晚时分,则将住宅区的自行车调配到商业区、教育区、市场等。
苏国麟还建议,依靠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建立“空满位实时报警系统”,加强借车点的远程监控。增设咨询电话和短信服务平台,市民可查询最近租车点的空余车辆数量等。
三水公共自行车管理站表示,已对三水区内的所有站点进行实时监控,车辆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车多撤走,车少补进,都全面掌握。
“人工调度只能作为调解车辆的一种辅助手段。”三水区城管办有关负责人说,要缓解该问题,最重要的是增加供给,增加车辆和锁柱。“车辆多了,各个站点之间的车辆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该负责人说,如果三水二期公共自行车上马,调度难将有所缓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