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西南市场最后一堵墙被推倒;这个三水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完成了旧的历史使命,走向新的开始。30年前,它从“筷子街”起步,见证了这两条古老道路的昔日繁华;上世纪80年代,它搬迁至现址,同时带来蝶变效应,与西南影剧院一起,构建起“西影商圈”。如今,30岁“高龄”的西南市场老态尽显,残破不堪,拆除重建,将在三水人的守望中涅槃重生。
广佛都市网讯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
吴志远 实习生刘雪婷
随改革大潮而生
农贸市场又称农贸自由市场或自由市场,是指在城乡设立的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农副产品的市场。上世纪70年代末,一只脚刚刚迈进市场经济大门的中国,仍处在计划经济时期。个体经营与按计划分配并存成为那个时代的特色。西南市场的前身就坐落在老城区的中山东路和人民路一带。
85岁的吴家栋老人在这一带写了40年的对联,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这段曾经热闹的“筷子路”的场景。“当时三水最繁华的地段呀!300多米的距离,一个摊位紧连一个摊位,一排又一排,农民从南岸甚至沙头挑着菜搭渡轮过来卖,顾客摊贩人挤人,不费点挤劲儿别想穿过市场。”
1982年10月,全县563个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增产增收,三水农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农村贸易渠道畅通,上市产品放宽限制,三水全县成交额连年上涨。西南市场在这么一个天时地利的背景下兴建。
1984年2月,投资310万元、占地面积6511平方米的西南市场在文峰东路建成。吴家栋回忆,西南市场建成初期,与市场仅几步之隔的街市上就有国营的供销社。但是,那时在国营商店买很多物品都会受到限制,市场的建起正好弥补了这些国营商店的不足。
顺应市场的节奏,吴伯搬到紧邻市场的红卫大街继续以写对联为生——在这里,他见证了西南市场最繁华的一段时期。“市场大,货物全,人流多。每逢3、6、9圩期,四会、高要等地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过来,那些时候鱼档一天能卖出上千斤鱼。”吴伯说,包括周边地区在内,西南市场都是规模最大的。老西南人都亲切而自豪地称之为“大市场”。
一代人的潮流记忆
上世纪80年代,三水实行“三来一补”政策,企业在三水遍地开花,众多打工者涌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同一时期,投资200多万元的西南影剧院在市场旁边拔地而起,和西南市场形成西南商圈,一下成为三水潮流的聚集地。
家住文峰东路的刘玉洲在1979年跟随父亲从梅州来到三水,他记得,当年文峰东路与红卫大街之间还是一片荒地,西南市场建起后,一下带动了周围的人气。让刘叔至今津津乐道的是,西南影剧院开张的时候,作为粤剧爱好者,他第一次目睹了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风采。
服装一度是西南市场二楼最抢手的商品。上世纪80年代三水纺织业发达,1984年就开始出口了;西南市场二楼的服装价格低于周围市场,而且有外贸市场上的最新款式,吸引了珠三角各地的客商、游客蜂拥而至。服装生意最火爆时,西南市场二楼有大大小小的服装店上千户。对于那一段繁华,曾经在市场二楼开成衣店的档主陈姨不无留恋。 “虽然当时卖衣服的档口很小,但人们过年买衣服,首选西南市场。”
随着经济发展,审美观改变,服装专卖店兴起,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二楼的服装市场转变成化妆品专卖地。据资料显示,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市场经营的项目涉及20多个行业,有成衣、布匹、百货、鞋帽、家具、五金、图书、烟酒饮料、副食杂货、饮食、理发、照相等。“当时的潮流圣地,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年轻人最多的地方。”刘玉洲回忆。
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随后的许多年时间里,市场经营一直很红火。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商业城、百旺城、德宝市场等众多市场相继形成。一时间,市区农贸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业化的快速发展,西南市场终因规划起点低、市场设施老化、容量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跟随三水城市升级的步伐,政府决定从2013年5月11日起对西南市场实施升级改造,西南市场被拆毁重建。
吴家栋老人30年前的记忆里,还保留着西南市场鼎盛时期的风貌:殷勤的店铺伙计、躲雨的路人、休闲的小贩、声声吆喝的卖鱼郎,还有穿着裙子手挽手逛街的年轻姑娘,在光影变幻的市场里鲜活肆意,构成一份原汁原味的西南生活。
然而,透过年轻一代的眼睛,看到更多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旧城区的差距。30年前的市场早已无法融入周围的发展大潮,是顺应潮流、涅槃重生?还是守望回忆?今天,市场的繁华和故事都已经远去,只剩下推倒的砖墙。远离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年代,看新的市场还能讲述怎样的故事?或许新的市场会带来更多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