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出台五年规划促医疗资源均衡
三水西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日投入使用。/佛山日报记者丁铨 摄
走进西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锋西居民刘女士带着2个月大的儿子前来接种疫苗。上周,该中心落成投用后,母子俩再也不用开着摩托车到区疾防所接种疫苗了。中心的落成,不仅方便居民,也完善了医疗机构的设置。
而除了西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佛山市三水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下简称《规划》)。“十二五”期间,三水将着力在数量、规划及分布等方面完善医疗机构设置。
现状:龙头带动 机构全面铺开
最近几年,随着3家“龙头”医院的改造升级,5个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以及17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铺开,三水在提升医疗水平和完善机构设置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
区级“龙头”医院的改造升级是三水完善医疗机构设置的必经环节。目前,三水区人民医院已经接受省卫生厅专家考评组对“创三甲”工作的评审验收,结果将在近期公布。而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的新大楼也在去年底先后落成,三水医疗环境明显提升。需要定期胎检的孕妇冯琴称赞:“在三水检查不仅环境好,而且方便舒服。”
在提升区级医疗环境的同时,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也在逐步完善中。西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周落成投用,能为近30万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如今,随着5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顺利铺开,“小病在社区”这个目标已经在三水逐步实现。
探因:三大短板 制约医疗发展
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高端医疗机构不足、老年人口增多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也成为了制约着三水医疗的短板。区卫生系统一位官员坦言,这也是出台《规划》的三大考虑。
过去几年,三水经济高速发展,就医需求在不断上升。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40多亿元,同比增长17.8%。去年,三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2.2%和12%,达到23383元和11302元。居民的“腰包鼓”了,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医疗保障,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要也在不断上涨。
而作为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三水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4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家庭健康照顾、社区干预、康复医疗等特色专科、中间性医疗服务的发展亟须加强扶持。
与此同时,三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可以在基层诊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未有效分流到各镇(街)及以下医疗机构,造成区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比例偏高,而基层医疗资源则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民营医疗机构虽然比例多,但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能力不高,未能形成与公立医疗机构互为补充、错位发展的格局。
措施:出台规划 完善机构设置
医疗机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现状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为此,当地政府出台了《佛山市三水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完善三水医疗机构的设置。
目前三水人口超过60万,但放眼全区尚无一家三甲医院,高端医疗机构的缺失曾让不少市民颇有微词。《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三水将全力孵化区人民医院为三甲医院,同时在乐平规划建设1所二级规模医院,并与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一同为三水市民提供高端医疗服务。
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规划》提出各个镇(街)至少设置1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芦苞、乐平、大塘、南山和西南已经建成,而白坭和云东海也正在筹建中。此外,全区共有村(居)70个,《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三水将做到全区居、村、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此外,在急救、传染病救治以及护理服务等方面,三水也提出了新的规划思路。包括实现“110、120”联网调试,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设置独立传染病区和传染病科,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新设1所护理院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护理需求;引导和扶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适应市民多元化就医需求……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三水医疗机构设置有望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