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正在开会,当中接了一个电话,康复人员阿帮告诉我:“阿强中午由于吸食过量死了。”我很吃惊,10号早上才从这里离所(因为与人发生矛盾,工作人员劝解无效),两天的时间,就因为复吸且过量致死,这个消息对我打击很大,我在想我们这样工作到底能收获什么?真正能让这群人戒掉毒品吗?
这件事情加深了我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毒品真是太可怕了,人一旦沾上,要想通过短时间的治疗、光靠一种方法就戒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有道是:“一朝吸毒、终生戒毒”,人吸上毒后,就得一辈子与毒品抗争,有些人赢了,而大部分人却输了。为什么呢?作为戒毒工作者,我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近段时间,我一直把戒毒比作是医治胃病,胃病是需要长时间的调养的,它需要合理良好的天气、饮食、心情和药物,这些因素合理综合起来才能治好胃病。而戒毒呢,它除了强戒所、劳教所的生理脱毒,还包括身体康复、行为康复、心理康复、技能康复、社会适应性康复(社会功能重建)、回归社会后的就业安置、危机救助、后续照管、亲情修复等方面回归训练,后者在整个戒毒流程中显得至为重要,它需要多个部门的有机衔接,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戒毒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导致戒毒人员再次走上复吸之路。
我一直都不怀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这是一项挑战世界难题的工作(戒毒就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虽然才走过那么几年的时间,但是我看到汗水之后的些许成果——很多康复人员自愿来所康复后,身体素质好了很多,与家人的关系得到修复,思考问题比以前正常成熟(很多人吸毒之后都有后遗症,考虑问题自私、狭隘。),保持较长时间的操守率。当看到康复人员一家恢复昔日的欢声笑语时,我感到无比欣慰,这就是我们的成果。可这些是一劳永逸的吗?我想不是的,因为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如果到了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恶劣单位,不久之后,这位大学生同流合污甚至走上犯罪之路,你能责怪学校的教育不成功吗?一样的道理,康复人员在所是好的,可出到社会由于某方面的原因又再复吸了,我想这不是我们的错,因为,戒毒,需要各个部门有机衔接,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阿强,你就这样走了,或许,这是一种解脱,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你家人,因为,活着只是一种负累,那种永无休止的毒品纠缠、亲人谴责、世人鄙咦,让你根本透不过气来,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你走了,你和你的亲人都解脱了,可留给我的却是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内疚,我在想只有死才能彻底戒断毒品吗?作为戒毒工作者,我对于你就真的无能为力吗?带着思考、带着内疚、带着伤感,我将继续前行戒毒康复工作之路。
在6.26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阿强,希望你在天国过得幸福!如果有下辈子,希望你不要再沾毒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