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半工厂的铁路口, 会经过一辆火车, 交通灯变黄以后……” 这句台词,是否似曾相识? 这出自央视热播电视剧《狂飙》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就是在三水拍摄的!
截取于电视剧《狂飙》
取景的这段铁路 其实已经伴随着一代代三水人 走过了风吹雨打的百年岁月 其最早通车时间为1903年10月5日 是广东最早的铁路 如今还一跃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一起来听听它的故事
广东最早的铁路邮运
三水铁路史可追溯至120年前。1903年10月5日,广三铁路佛山至三水段建成通车,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主持了盛大的通车典礼,这也标志着共耗资四千万美元的广三铁路全线竣工。三水也成为广东早期通铁路的地区之一。
广三铁路全长48.9公里,由美国的合兴公司修筑。据《中国铁路史》记载,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当时广三铁路的客运量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然而,广三铁路何时开办邮运,史料并无确切的记载。
柏士生绘制的广三铁路计划图。麦国培收藏。
佛山三水一位民间收藏家——麦国培收藏了大量清末民初时的三水老邮戳、信封,他整理这些实物时发现,1905年之前广州到三水的信件要隔天才能送到,而1905年之后的信件当天即可抵达。
之前是船运,速度比较慢,如果是坐火车就可以当天送达。结合广三铁路开通的年限(1903年10月)推测,广三铁路开通邮路的时间,应该在1905年前后。
1906年邮寄,标注为广三铁路的火车照片明信片(左)与现在(右)的广三铁路火车。麦国培收藏。
一个偶然的机会,麦国培从一位友人那里得到一张1906年邮寄而出、标注为广三铁路的火车照片。照片上,一列老式火车冒着烟前进,后边挂着4节车厢,前三节为普通车厢,最后一节车厢较为封闭,与前三节明显不同。
这第4节车厢便是邮运车厢,鉴于照片邮寄时火车已经运营,可以推算广三铁路开通邮路的时间应为1904年底到1905年初。“这是广东最早的铁路邮运。”
人气爆棚 节日加运
广三线邮路从芳村石围塘开行,邮件要用船往返西堤与石围塘间驳运。初期,经由广三线邮路发运的邮件有寄佛山、南海、三水及西江部分地方。
广三铁路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商用铁路,虽然年代久远,但一些运营方式已经十分现代,甚至出现了临时加开列车的做法。
1920年,广三铁路,三水河口火车站。
一份民国10年(1921年)的“广三铁路清明节特别行车时刻广告”原件,标明了农历二月廿五~廿七加开石围塘到三水的列车。“应该是清明节很多人回乡下祭祖,乘客增加。”麦国培说,“广告”里写的“特别行车”就相当于现在春运时的“临时旅客列车”。
不仅已经有了临时加开列车,旧时的广三铁路客运还分等级。麦国培还收藏了1909年《官商便览》一书附录的广三火车时刻与票价表。表中可知广州到三水车程需1小时55分,而且标注着一、二、三3个等级的价目,票价分别有1元7毫、1元、5毫。
当年的广三铁路行车时刻表。
一度因抵抗日军被拆毁
1930年代末广三铁路每日利用邮运车次往返各两班,当时未有专用邮运容间,只借用守车卡6立方米的容间。
“邮运容间”为何物?麦国培解释为专门的邮车车厢,而上文中的照片清晰显示出,早在1906年之前便已经有了专门的邮运车厢,为什么几十年后又消失了呢?
广三铁路资料图。
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8年秋,日军进犯三水。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当局于1938年下半年拆除了广三铁路三水至佛山段路轨。麦国培辗转收藏到了1938年日本本土出版的画报,从画报上的广三铁路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拆除的路轨。
广三铁路旧貌。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邮运中断了。”麦国培收藏的历年的三水邮戳、信件,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出现了断档。他说,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广三铁路重新铺轨开通,但专门的邮车车厢并未恢复,也再未见到火车邮戳使用。
1983年,广三铁路向西延伸,三茂铁路三水至云浮腰古镇段建成,全线于1991年5月3日投入营运,为非电气化单线铁路,所有列车均由内燃机车牵引。2004年2月29日,原广三铁路和三茂铁路正式合并为广茂铁路。
《狂飙》取景广茂铁路(三水段)。林蔚坚摄
百年火车站成“宝藏景点”
如今,百年铁路已经迎来新生。2018年以来,西南街道对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进行了修缮,并对附近大棉涌的景观及周边市政配套做了一定的提升,旧址内还建有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广三铁路历史展览馆、非遗疍家船工作坊等场馆。
河口百年火车站。林蔚坚摄
河口百年火车站景观。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百年火车站。王满昌摄
非遗疍家船工作坊(左),展览馆内,市民乘坐火车的旧时场景复原(右)。
复原馆内景观。朱广晖摄
修缮改造后的百年火车站一跃成为三水网红打卡点,黛瓦黄墙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周末,不妨抽出时间,再一睹铁轨当年的风采,在游历中感受沉淀悠远的历史底蕴。
打卡百年火车站。王满昌摄
吸引游客打卡拍照的还有“1903号”火车头。
市民喜爱到百年火车站游玩。李东摄
来源:佛山日报、佛山文化 编辑:佛山新闻网 麦雪丹 审校:西南街道宣文旅办、刘丹红、李细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