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波”
“去睇波!”几乎每年夏天,三水都会迎来一场“淼城盛事”—— 三水区足球联赛。因为历年都在西南街道举行,民间戏称其为三水“西甲”。三水的夏季是“足球季”,人们三句话不离足球,而三水与足球的渊源,则要追溯到更久以前。
以前,西南人踢球并没有很好的场地条件,但是凭着心中的热爱,哪里都能成为球场。据资料记载,足球项目首次出现在1931年的第二届三水县运动会上。随后,三水便在学校开展足球运动教育。20世纪40年代末,三水同乡会在广州举办慈善足球赛为水灾灾民筹款,当时邀请了葡萄牙的足球队与三水的足球队同场竞技,可见三水足球队很早便与外国球队交过手。
当时还有不少报纸,报道过这些赛事。麦国培提供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三水的足球文化氛围已相当浓厚。当时三水的足球运动场地尚未健全,人们茶余饭后便到西南菜市场踢球,菜市场常常到了下午就变成临时足球场。再后来,三水区体委开始以工厂为单位组织足球联赛,三水踢球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后来,位于中山路的三水人民体育场(三水坊间称“云秀山体育场”)建成,正式成为西南人娱乐、看球的最佳去处。其实三水浓厚的足球文化正是起源于三水人民体育场。70年代,由企业、公社组队参加的三水足球赛成为三水“西甲”足球联赛的前身,以三水人民体育场为阵地,三水群众足球运动方兴未艾。
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健力宝杯”男子足球比赛在云秀山举办。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通过组织开展足球赛事,逐渐培育了市民关注足球赛事、参与足球运动的氛围。“我们年轻的时候最喜欢跟家人去云秀山看球了。”家住西南的邓先生回忆,当时的娱乐项目少,来这里看球的人非常多、很热闹。到20世纪**十年代,去云秀山看足球赛就已经是当时三水人非常热衷的事情。
2002年,三水区足球联赛开始举办,成为西南人的夏日“狂欢盛事”。由于联赛历年来都西南街道举办,被群众戏称为“西甲”。自举办以来,每年夏天,三水 “西甲”基本会如期“开波”,占据三水人整个夏天的话题榜。据统计,三水“西甲”最高观众数量为场均6000人,相当于国内中甲职业足球联赛平均入场观众人数。
升级改造后的人民体育场。佛山新闻网林蔚坚摄
近两年受疫情等方面因素影响,“西甲”暂停,但是在这期间,人民体育场却进行了“大变身”。走进体育场,你可以看到彩色的观众席、崭新的主席台、翻新的钟楼外立面……每一处都释放着新的期待。
来源:佛山新闻网、三水区档案馆
编辑:佛山新闻网 何绮华
审校:陈文钰、朱静仪、刘丹红、李细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