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 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 细化容错免责操作规程 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主动担当出现失误的 不追究个人责任,不作负面评价
位于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的三水新城TOD片区处在三水新城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作为423平方公里佛北战新产业园主战场上的一员,云东海将进一步盘活载体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树好城市三水新标杆,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撑。/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如何进一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深化改革创新中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干部保驾护航?三水区交出了“答卷”。
昨日,三水区印发《关于深化容错免责机制实施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的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在全省率先试行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机制,推动容错免责从“事后认定”向“事前备案”转变,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消除干部怕出错、怕问责的思想顾虑,为想干事者“开绿灯”,为敢干事者“兜住底”。
为了规范运行,《办法》明确了报备原则、报备范围、报备情形、报备程序、过程防控、结果运用等方面内容,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推动容错免责落地见效,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01明确范围 八类情形可申请报备
《办法》指出,全区各单位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需大胆履职、破除阻碍、揽责涉险、容缺受理和预审、打破常规和惯例,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较大突破和探索的,只要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可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向区纪委监委进行廉洁风险报备。
“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和攻坚改革任务中,难免出现怕出错、怕追责的‘思想包袱’。”三水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干部在探索改革创新、推进重大项目、解决民生实事、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可能出现失误或错误的八种情形,通过事前评估认定,从一开始就让想干事者没顾虑、敢干事者有“后盾”。
02严管厚爱 最大限度容错免责
当下,全省正大力支持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三水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主战场,重大历史机遇叠加而至,呼唤一批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的干部。
如何让干部敢作为勇担当,成为三水区今年重点突破的课题。为此,三水区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从顶层设计上对容错免责机制进行拓展升级,探索实施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工作办法,推动容错免责机制从“事后认定”向“事前备案”转变,给全区党员干部发出“信号弹”,送去“定心丸”,激励他们甩开膀子、放胆干事。
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严管厚爱,用流程高效的容错免责机制为干部思想减负、行动增效?《办法》明确,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由该区纪委监委组织区容错协调小组受理并认定,经认定的备案事项,将作为容错免责的重要参考和核查依据。实施过程中,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因素等客观原因,出现偏差失误的,原则上应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于需要受到追责问责的,同步启动容错免责**程序,实现容错事项实行事前备案和免责认定“双同步”。
03闭环监督 严防一备了之
在把牢过程管控上,《办法》要求,备案单位要针对事项主要风险点制定防控预案,逐项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实时纠错,对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主动报告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挽回损失。
在“备”后监督上,《办法》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已备案事项强化监督检查,实时跟踪问效,及时纠正偏差。对虚假报备、借报备为由推脱责任等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风险报备把严的主基调和‘三个区分开来’结合起来,形成‘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认定’的闭环,既鼓励干部干事、主动作为,又防止一备了之,借机纪律松绑。”三水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对三水的探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实践中还存在堵点难点问题,三水区实施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将事前风险报备与事后免责认定有机贯通,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三水正式印发 《关于深化容错免责机制实施 重大事项廉洁风险报备的工作办法(试行)》 在全省率先试行重大事项 廉洁风险报备机制(下称“报备机制”) 在三水区干部队伍中引起热烈反响
珍惜干事创业好氛围 用好机制释放新活力
不少干部对容错免责从“事后认定”向“事前备案”转变的制度创新表示振奋。大家认为,这将从机制上、思想上真正为干部“卸下包袱”,让干部更好地围绕中心工作、重大任务开展创新探索和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勇闯“深水区”、啃下“硬骨头”,为三水抢抓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机遇、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出担当有为的贡献。
01三水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唐智明:机制“兜底”让干部队伍敢涉改革“深水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佛山、三水当前的重要发展任务。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破除一些制度壁垒,干部们难免会遇到拿捏不准的情况。
例如,一些在佛山还没有出台的措施,但广州、深圳已经有成功经验,我们希望能对标先进,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果按照常规的申报流程和手续,有可能会影响改革效率。此外,政数局作为改革工作、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行部门,不少工作进入到改革“深水区”,例如事权下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有了容错免责报备机制,将有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水本次深化容错免责机制,将为推动改革装上加速器。深化容错免责机制后,干部提前将重大工作风险点报备,相当于有容错免责机制“兜底”,解放了干部的“思想包袱”,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干部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为干部提供更多“闯创干”空间,激励干部干事积极性,也能加速改革创新效率。接下来,区政数局也将用好容错免责报备机制,继续深化在企业服务、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02三水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玉虎:用好报备机制释放发展新动力
发展工作追求公平、公正、公开,还要兼顾效率,这要求干部“轻装上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既要保障发展效率,又要追求发展质量。当前,三水区正在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启动区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挑战。发展一线工作复杂、市场形势不断变化,实际工作中难免遇到涉及制度盲区、理解偏差的时候,在大方向、大原则未厘清时,干部如何正确为之?这是很多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三水创新推动容错免责报备机制,为干部破除发展瓶颈、大胆创新改革提供了充分的制度支撑,对于激发干部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勇于担当作为的主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建园区、招商引资涉及很多探索性工作,我们也将思考如何充分用好报备机制,要让好的制度切实转化为干部队伍的干事动能、发展动力。 03云东海街道党工委委员黎伟聪: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着最直接的矛盾与风险,容易出现“干得越多、出错越多”的错误认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心态,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此次新制度的出台,将容错免责从“事后认定”前移到“事前备案”,给基层工作者吃下“定心丸”,让基层工作者既能继续绷紧纪律规矩弦,又能放下怕出错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当前,三水举全区之力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而云东海街道是唯一的核心起步区所在地,正迫切需要广大基层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为云东海街道经济战线上的一员,将抓住容错免责报备机制出台的契机,要求自己在良好的干事创业风气中勇担当、敢作为,在企业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积极创新,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04三水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唐敏瑜: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勇担当敢作为
三水出台容错免责报备机制,是区委、区政府关心干部成长、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举措。就社会救助工作而言,救助对象群体广泛、需要核查的资料细致纷繁,救助对象收入状况和水平时刻动态变化,干部要精准核实救助对象真实情况难度很大,这要求干部工作既要心细如尘,又要大胆创新。此外,国家、省、市社会救助新旧政策衔接存在一定时间差,让基层工作有时难以把握执行标准。
希望报备机制能够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消除“避难怕责”的思想顾虑、卸下“求稳怕错”的思想包袱,主动担当作为,敢闯敢试。同时,让基层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全方位研判经办工作可能涉及的风险,以风险防控为工作导向,以事前报备为监督路径,杜绝个人肆意妄为、违法乱纪的行为。干部干事热情上来了,在实际工作中将能够强化部门经办人员联动、形成合力,减少工作协调过程中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 05三水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股负责人詹岗琳:积极进取大胆探索 助力“三农”发展
三水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乡村振兴改革要因地制宜。由于现成的可复制的模式和路径很少,因此,我们更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出现失误。容错免责报备机制的出台非常及时,有利于干部在一线工作中更从容、更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
目前,三水全区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振兴阶段,在现代都市农业、乡村运营、城乡融合等方面,都存在有待突破的关口。作为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农业线干部,我将珍惜容错免责报备机制营造起的良好干事创业风气,在不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原则和不踩红线的前提下,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助力推动全区乡村振兴深入向前,为三水农村发展、农业升级、农民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今日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