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交通项目加速建成、越来越多的“断头路”被打通、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有了专属车道……近年来,三水区加快构建外联内优的交通格局,一体化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逐渐成形,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打开了城市格局。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高快速路网,稳步推进国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断头路”连通攻坚、拥堵节点综合治理、非机动车道建设提升等专项行动,发展智慧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为此,三水区接下来将加快三水三桥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促进三水中心环线形成闭环,加速打造“七铁六纵十八横一环”的现代交通体系同时全力推进“畅通工程”,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新格局,让产业与城市发展“畅通无阻”。
“肇佛广莞深”城际列车缓缓驶出三水北站。/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12月20日,三水区塘西大道南延线施工工地上,工人们紧张忙碌,加快施工。
正在建设中的塘西大道三期(桃园路-S263广云路段)、塘西大道三期南延线(S263广海大道-进港路段),是佛山干线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三水境内第二条南北向主干道,路线长约13公里。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高快速路网,稳步推进国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
近年来,三水不断抢抓机遇,构建立体化的交通路网,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生活、生态和交通圈。
2019年11月,塘西三期及其南延线工程动工。该工程作为“三水中心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极为重大。三水中心环线包括西乐路、塘西二期、塘西三期、塘西三期南延线(三水三桥)、进港路、一环西拓三水西段、广佛肇高速云东海互通与G321连接线(防汛路扩建段)、兴云路等路段,打造全长54公里环绕中心城区的高等级环形道路。
目前,三水区已建成西乐路、兴云路、一环西拓、进港路、塘西二期等路段。在建的2个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拟改扩建路段也在开展前期工作,为中心环线尽早形成闭环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塘西大道南延线的关键项目,三水三桥也备受瞩目。三水三桥全长3350米,主桥长518米,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将建成一座跨越北江的特大公路桥。该工程计划于2024年2月完工。
三水三桥项目总工程师叶子健介绍,目前,三水三桥已完成主桥索塔桩基础、主桥索塔承台施工和索塔下塔柱施工,明年将开始搭建168米高的索塔。
建设中的三水三桥项目。/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三水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织密高快速路网,既要内优区内主干道,打通“毛细血管”,更要搭建外联交通“骨架”,形成内顺外畅的交通网络。接下来,三水将坚持东联、西拓、北延,全力打造“七铁六纵十八横一环”的现代交通体系。其中,“七铁”是广茂铁路、广珠铁路、贵广高铁、广佛肇城际、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广湛高铁、柳广铁路,“六纵”指的是六条纵向主干道包括高速公路,“十八横”指的是东西走向的横向主干道。
“自从纵一路开通了,出行方便了不少。”12月20日,三水市民刘先生将孩子送到博文小学时高兴地说。他告诉记者,以往从博文路开往虹岭西路,都要从三达路辅路或者云东海大道绕行。如今,纵一路打通了,直接就能从博文路开到虹岭西路,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更方便了。
纵一路打通后,车辆可直接从博文路开到虹岭西路。/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构建中心城区片区道路“微循环”是三水区“畅通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三水区投入5.31亿元打通区内4条断头路,包括三水新城启动区纵一路(南湖路-博文路)、三水新城创业三路(兴业二路-大塱涡涌段)工程、中部片区配套路网之西二环辅道(南岗段)道路和兴云路4个路段,取得明显成效。
道路拥堵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目前,三水区已在中心小学周边赤岗路、环城路、宝南大街、教育西路、西南第四中学育才路实施单行管理,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取得一定效果。
既要让市民走路走得舒心,也要让市民走路走得安心。今年以来,三水区在西南街道及云东海街道实施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目前,三水已完成56公里建设任务,并完成249处道路交通指引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有效保障行车安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位于云东海街道鲁村路和映云路交叉十字路口,绿色的非机动车道格外显眼,确保电动自行车与货车等车辆分道行驶。/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三水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三水将继续打通虹岭路西延线、北江大道南延线、南山镇知青路等10条断头路,开展塘西大道客货分道行驶等8项堵点综合治理,同时在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完成84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此外,在2022年,三水还将完成三达路十一小人行天桥建设,并针对已实施的赤岗路、教育西路、育才路等“微循环”整治增加公共视频设备,规范周边道路车辆行驶秩序,缓解中心城区拥堵。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通讯员梁燕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