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墙固可以代替防水 墙固与防水是两个概念,前者加固墙体基材。后者侧重防水性能,隔离明水。需要做防水的就两个位置,厨房和卫生间。 有人或许要问,会不会存在卫生间或厨房墙面既要做墙固,也做防水,存在,分两种情况: 其一,假定卫生间墙体疏松,但表面相对光滑,并且想在处理完墙面基材后粘砖,具体工序要如何做? 答案是水泥砂浆层先做防水,防水干之后再用造毛工艺辊涂一遍墙固,目的在于加固水泥砂浆层的基材,同时使得砂浆表面不过分光滑,使瓷砖有更好的附着力,再用瓷砖胶粘砖。 假定卫生间墙体基材牢固,是没有必要做墙固的,直接做防水处理即可,粘砖即可。 其二,如果卫生间或厨房墙面疏松并且表面粗糙度尚可的话,先做墙固,采用套胶工艺即可,再做防水 误区二:墙固可以代替刷涂水漆的透明底漆 在他们的认知中,在涂刷乳胶漆前涂刷一层墙固,可代替透明底漆,干透后即可进行乳胶漆的施工。 其实,墙固不能代替底漆,墙固只能应用于内墙的水泥砂浆层上,墙固存在的价值在于加固疏松的基材,相比于底漆而言,墙固没有封闭性与耐水性,起不到抗碱、封闭等底漆的作用,墙固与底漆的执行标准不一,产品定位不一,底漆执行标准要求一定的封闭性、透水率、抗泛碱增强附着力,墙固所执行的是界面剂的标准,侧重于附着力,其他的功用不具备。所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更谈不上相互替代了。 误区三:颜色越深越好? 墙固颜色的意义仅仅是为规避施工者偷奸耍滑,但有些商家就搞起了“颜色越深产品越好”的伪概念,并且产品还有很强的遮盖力。可笑。为什么? 墙固的作用在于加固基材,判定好坏的依据是渗透性,渗透性越好,墙固质量则越好,而不是某种意义的遮盖力。无论是墙固刷涂遍数过多还是产品自身问题导致的墙固过厚,都是一种不利于腻子层附着,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如果墙固的遮盖力越好,说明颜填料添加得越多,而颜料是有一定粒径的,颜料添加的越多,越不利于墙固渗透,所以这样的墙固产品需要慎重对待。 误区四:进场就刷墙固 究竟什么时候刷涂墙固比较合适?在水电改造工程后,批刮腻子前,刷涂墙固,不然就会给墙面开裂、空鼓甚至是脱落埋下隐患。 为什么? 如果一开始就刷墙固,后期还会涉及很多水电改造工程,不管怎么干活,室内扬尘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依附在了墙面上,如果清理了还好,如果不清理,直接在上面批刮腻子与刷漆的话,这些扬尘会影响腻子层与砂浆层的附着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