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号,清明当天。
江西九江,22岁的女孩罗某,和哥哥及父亲三人一起,开车搭乘渡船从新港回江州做清明。
途中,罗某与父亲发生争执。
身后是滚滚江水,身旁是互相争吵积攒怨念的亲人。
终于,父亲吼出的一句气话压垮了女儿。
罗某突然打开车门,爬上围栏,没有任何犹豫地跳进了春寒料峭的江水里。
见状况不对,立即追出去的父亲也跟着跳了下去。
借助周围人放下的绳索,父女二人终被救起。
所幸,闹剧没有变成悲剧。
2019年,上海卢浦大桥世博大道上,那个在滚滚车流中,纵身跃下大桥命丧绿化带的17岁少年。
因为气不过母亲停下车的一句教训,少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有研究表明,那些常常被父母大声问责的孩子,9.2%想过轻生;18.1%想过离家出走;6%想过向父母“复仇”。
每每看到这种留言时,才更能深刻体会到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生活有多阴霾。
就像不断被充气的气球,日积月累的,到了再也撑不下去的时候,也就爆了。
而更多平静地接受高分贝的斥责、讥讽、辱骂的孩子,他们没有把生命作为反抗的代价,只是服帖、温顺地活着。
也只是活着。
那些用高分贝吼赢了孩子的父母,其实背地里,早已输得彻底。
你还会大声咆哮你家孩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