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6日《南方日报·三水视窗》AⅢ01版《中心组团3大片区改造或可拉动投资40亿》 “三旧”改造,总是与“大拆、大建”相联系。拆与建的过程,就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利益关系最为复杂,这也就决定了“三旧”改造的艰巨性。
按照三水上周公布的消息,三水“三旧”改造自去年启动后,一年投入12亿元、竣工项目16项、启动项目25项,涉及用地面积260万平方米,拆迁面积近50万平方米。而今年,三水每镇街至少要启动10项目、竣工5项目,全区还将建设4—6个“三旧”改造市级示范点,并出台配套细则和资金扶持办法。
三水如此规模的拆迁,要圆满完成,并非一件易事。以文锋东路为例,去年将其列为三水中心城区重点“三旧”改造项目后,迄今都未全部拆完。其中,关键一点是拆迁补偿问题难以达成一致,众口难调。
拆迁是一个涉及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的利益取舍考验了相关部门的政绩观。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对旧房的改造、拆迁不可避免。从以往经验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一感冒,地方税收和财政就打喷嚏”的背景下,每遇拆迁问题,总不自觉地站到开发商一边,容忍某些野蛮、暴力拆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三水加大“三旧”改造力度背景下,应该摒弃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在城市经营中,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对百姓产权的保护。
但不管怎样,拆迁总会给被拆迁者带来麻烦,因为它意味着一些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而新环境交通是否便利、配套设施是否齐全,都可能成为被拆迁者的生活难题。
然而,这恰恰需要三水政府部门注重民生,而不是拒绝面对。那拆迁到底该怎么进行呢?众所周知,新加坡国小民多,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已经实现。个人认为,新加坡经验值得三水借鉴。
去年佛山市政府专家顾问团会议上,“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就提出了解决中国拆迁“软肋”的办法。他认为,在进行房屋拆迁时,搬迁要成片,很多居民反对搬迁是因为原来住的地方,老邻居、老亲戚都在那。成片搬迁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搬迁后,就业、教育、交通方面要得到保障。政府要给市民公平才能顺利执行拆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