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佛山日报记者黎宇琳 通讯员谢美姿 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产权改革,近十年来,各地的公有资产改革在低调中前行。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政府持续通过三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广晟、广弘、广新的运作,推进省内的国有资产整合。与此同时,地方公有资产也逐步开始了区域内的资源整合。
去年,佛山市在南海、顺德两区业已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全面部署推进“大国资,全覆盖”的发展战略。提出“统筹、整合资源,盘活国有资产,通过管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资产资本化进一步做强、做专、做大国有资产的蛋糕,使国资与财政两条腿同时走路,成为推动佛山转型升级、产业升级、城市CBD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简而言之,就是对优质资产进行整合,为城市和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目前,佛山提出了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同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正值关键时期,“钱从何来”是一个让地方政府感到头疼却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去年,三水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3亿元,但三水为城市升级预计投入的资金超过200亿元,财政资金无法支撑城市发展的需要,三水把目光投向了沉睡中的公有资产。
现状
分散低效,
公有资产难增值
区公资办一份内部文件这样描述道:“多年来,三水在公有资产管理和各类公有企业发展方面处于战略退出收缩期,存在公有资产分散,整体效益不足,缺乏规模化竞争优势等问题。”近日整体移交公资办的25家区属企业和单位此前分属6个部门管理或经营,“竞争力低下、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是区政府对区属公有资产现状的论调。
这些公有资产受困于规模,也受困于体制。“企业管理受行政手段干预太多,这样的管理架构使得区属企业很难做到把公有资产的增值放在第一位,管理层更多考虑的是部门利益。”区公资办有关负责人说,国有企业不能市场化运作,让公有资产难以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有效增值。
另一个不利于公有资产增值的因素是部分区属企业产权不明晰。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此前,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区政府,但经营权和收益权却在主管的行政部门,企业的产权归属是模糊的,企业权、责也不明确。”区公资办有关负责人说,模糊的产权往往造成企业缺乏活力,没有动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
举措
公资抱团,
“2+1”模式
整合资源
目前,三水要整合52家区属企业、单位,并将之整合为两大集团公司,在“52变2”的过程中,原来分散的公有资产全部划转公资办进行统筹整合,区公资办将对区属企业资源进行剥离、归并和重组。
按计划,公资办旗下将形成两大集团公司和一个土地储备中心,三水将之称为“2+1”模式。在此模式中,三水发展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就像一个业务员,负责整合优质资产,通过资本运营让三水公有资产增值;而三水区公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则像一个管家,负责产权管理,并通过资产发包等手段盘活存量的公有资产。土地储备中心也是关键一环,它承担着最大程度发挥土地转化和资本倍增效能,提高投融资能力的任务。
区公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把此前分散的国资比喻为“小船”,竞争力不强,目前的公资改革,就是试图把“小船”集结起来,统编为步调一致的“联合舰队”。
区公资办的职能将迎来重大调整,该单位将负责区属公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考核、问责,该单位因职能调整设置5个科室,分别是行政人事科、规划发展科、预算财务科、考核监管科、产权改革科。
此次改革还将逐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企业的资产处置净收益、利润等。
思路
经营城市,
市场化运作国资
佛山市大国资改革方案提出,“要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做好‘管人、管事、管资产’,又要注重以产权、资本为纽带,运用资本运作手段,撬动社会资本来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三水区的公资改革也是沿着政企分离思路进行。当地政府还试图建立一个专业化、市场化的公有资产管理团队,让三水公资系统实现“观念与机制的转变”。
三水新一届领导班子正以一种“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该区的公资改革。区长陈英文认为,三水应打破新政壁垒,整合全区资源,推动公有资产管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资产资本化。区委书记苏伟波则指出,三水需要创新投融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整合打造优质的国资平台和运营实体。
“我们将搭建全新的管理、运营架构体系,建立更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工作实际的管理模式。”参与三水公资改革方案起草的公资办副主任尹卫文说,想要实现公有资产的有效增值,首先要实现政企分离,还原区属企业的“企业属性”。在他的设想中,新组建的两大集团公司将不再受到行政事务的羁绊,可专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区属企业将被更多地还原“企业属性”。
成效
集聚资源,
服务产城升级
两大集团公司虽未组建完成,但逐渐苏醒的区属公有资产已经开始为三水的产业、城市升级做出贡献。4月末,三水的LNG新能源公共汽车达到了150台,这些看不到尾气的新型公交车来自三水区国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而国鸿公交公司正是这一轮公资改革的产物。
据区公资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佛山市部署大国资全覆盖改革工作以来,三水随即展开相关调研和国资整合与战略转型工作。总体改革方案被反复论证修订,区政府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实施了一系列国资改革举措,比如,与国开行广东省分行签订高达100亿元的合作协议,组建三水发展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拟订企业资产整合工作方案,以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公交车营运项目等。
目前,新组建的区属企业在各个公共服务的领域多点开花。比如已开始运作三水城投,这个国资公司作为新城建设的投融资和建设主体,将在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
以国资为主体的投融资平台也在打造之中,目前,金叶公司已通过企业改制和资产优化,成功打造成注册资本1.5亿元、净资产超过3亿元的有限公司,并成功参与三水农信社增资扩股,同时计划参股三水珠江村镇银行。
热点链接
新定位:公资办履行出资人职责
区公资办作为区政府单列行政机构,代表区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公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政企分开、监督和经营分开的原则,完善经营性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区公资办负责区属公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考核、问责,现将区属公有经营性资产运营和非经营性、政策性资产管理的职责划归区公资办属下的投资控股机构承担。
整合后,区属国有资产计划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区公资办——授权(经营/管理)公司——企业。集团公司根据区公资办授权承接企业运营职能,分别负责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其功能定位为集团总部,担负四个方面的角色并以此为企业国有资产提供增值服务:1.直接监控属下企业的经营;2.提供集中化的共享服务;3.加强属下企业间联系;4.建立和督导企业总战略。
监管:集团公司在监管下运行
区公资办对企业监管方式严格按照《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建立以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实行外部非独立董事(政府股东董事)、执行董事、独立董事、职工代表董事角色分工的董事会制度;对企业经理层的监管通过委派董事、监事、财务总监和选拔、考核等手段体现股东意志;完善董事会建制,加强各专业委员会建设,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引入绩效评估与考核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机制,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确保公有资产增值的根本目的;实行外派监事会(由股东监事、公开选聘监事和职工代表监事构成)和财务总监相结合,实现由外部监督为主向现代公司治理转变。
防腐:政府掌控业务审批权限
资产收购审批权限:公有全资企业以自有资金实施的资产(包括债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等)收购行为,由区公资办负责审批;公有控股、参股企业的资产收购行为,报区公资办同意,在股东会或董事会通过后实施。
企业投资审批权限:区公资办直管企业下属各层级企业以自有资金实施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维护,由直管企业负责审批;直管企业本部以自有资金实施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维护,报区公资办审批;公有企业以自有资金(或资产)实施的新建项目或股权投资项目,由区公资办负责审批。
企业融资抵押审批权限:公有企业向银行金融机构的总借款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70%、且企业以自有资产进行抵押的,其融资由公资办负责审批。
企业薪酬管理的权限:区公资办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区一级企业具体的薪酬方案,二级企业由上级主管企业拟定报区公资办审批。
|
|